华声在线> 华声社区> 社区人物>正文

全国助残日丨命运的盲道上,他们把自己活成路灯

2025-05-18 20:46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   [编辑:夏 博]

  华声在线5月18日讯(通讯员 蒋辉)在我国有约8500万残疾人,他们中有很多人可能无法看到世界的五彩斑斓,却能用指尖触摸世界的温度。正值全国助残日临近,我们一同走进湖南省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盲人技能人才创业颐而康基地,了解他们如何在命运的盲道上,把自己活成路灯,迎着逆境向前,绽放生命的光彩。


  刘钦:暗夜生花的逆光之旅

  若让暗夜开出花,人生何处不芳华。

  “我只是眼睛看不清了,又不是手脚不能动,我一样可以在社会立足。”深夜下班的刘钦,一边回到颐而康为员工租住的宿舍,一边柔声细语地说。

  从16岁视力突然降到0.01,18岁来到颐而康学习中医养生按摩,到33岁成为门店核心骨干,90后衡阳妹子刘钦用双手开辟一条逆光之路。

  凌晨五点的长沙,湘江雾气未散。颐而康洋湖天街店的更衣室里,刘钦对镜描眉的动作娴熟如常人。睫毛膏刷过卷翘的弧度,唇釉点在微扬的嘴角,这是她作为盲人按摩师与世界的温柔对峙——即便双目失明,也要以最美的姿态迎接朝阳。

  命运的转折来得猝不及防。2008年,17岁的湘南少女迎来人生的至暗时刻,眼睛越来越看不清黑板上的字。经过医生检查,她的视力已经降到0.01以下,别说读书了,就是日常生活都得时刻有人陪伴。

  朗朗书声像渐行渐远的火车,载着未竟的上学梦消失在永夜。老师说:孩子成绩不错,要辍学可惜了;妈妈得知消息更是不断自责,总觉得是自己没照顾好孩子。

  在辗转广州、深圳求医的日子里,刘钦与家人时刻在想着:未来,出路在哪里!那些辗转反侧的夜里,泪水洇湿的枕巾上凝结着盐霜,如同命运撒在伤口上的粗粝砂砾。

  希望总在暗夜深处。一天晚上,刘钦与家人回到家里,听到电视新闻里播放春风行动的新闻,惊醒了困在黑暗中的灵魂。

  “春风行动”的暖流裹挟着希望涌来——在盲人医师祝刚创立的颐而康职业技术培训学校里,一扇新世界的门正在开启。那个背着褪色帆布包走进教室的清晨,刘钦用指尖丈量着每张课桌的纹路,像沙漠旅人捧住甘泉般攥紧盲文教材。

  2010年冬夜的实训楼走廊成为见证者。-3℃的寒气在玻璃窗上凝成冰花,在宿舍过道的一盏路灯下,刘钦单薄的身影在路灯下起伏。俯卧撑计数声混着白雾,浸透汗水的训练服在地面拓出深色印记。

  在白天的课堂上,老师点评刘钦的按摩“渗透力不够”,不服输的她在晚上苦练300个俯卧撑,来增加按摩的渗透力。

  刘钦始终记得,在出发来颐而康之前,爸爸语重心长地对她说:“好好学一门技术,将来就是你在社会立足的根基。”

  8年间,刘钦的盲杖点过北京、上海、广州的盲道,求学的行囊里塞满用旧了的解剖图谱。

  2025年央视春晚,当《世界赠与我的》旋律流淌时,刘钦忽然想起十六年前那个蜷缩在绝望里的自己——原来命运馈赠的磨难,终究被岁月酿成了滋养生命的蜜。

  如今,刘钦已经结婚生子,老公也是同行,考虑到刘钦工作比较辛苦,在工作之余主动承担了带孩子的日常琐碎。

  “我十分感激颐而康,在黑暗岁月里给予我很多温暖和力量,现在的我,衣食无忧、家人放心,我自己内心也非常踏实。”刘钦说。

  上帝为你关闭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刘钦用滚烫的双手,在无数疲惫的脊背上书写光明的诗行。


  谷臣权:奋力奔跑的破茧之路

  人们都说“四十不惑” ,如果没有25岁突如其来的视神经萎缩,今年40岁的谷臣权如今将过着怎样的人生?

  曾经,他也曾背上行囊远走他乡,渴望打拼出一片事业。

  高中毕业后,他在电子厂、塑料厂、纺织厂、家具厂、药房、保险公司上过班。

  他人生转折点是在2010年。有一天脑袋扎心地痛,视力在半个月时间内下降到看东西模糊不清,眼前的事物只有一个轮廓。

  随之而来的是治疗费用的捉襟见肘与周围人的嘲笑声:"瞎子讨饭都摸不着碗咧!”为了筹集医药费,父母亲无奈去外地打工赚钱,谷臣权便留守在家里一个人生活。

  那一年,他在不甘、痛苦、无奈中徘徊,每天除了躲在家里听电视就无所事事。直到某个霜结玻璃的午夜,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千里共良宵》穿透黑暗——姚科醇厚的声线裹挟着古筝清泉,漫过他龟裂的灵魂。琵琶雨落在心田,催生出倔强的芽。

  生活如此美好,一定要找到人生的出路!

  在广州求医时,医生告诉谷臣权及家人,他的视力损伤不可逆转,建议他尝试盲人推拿按摩。

  盲人按摩机构的招生简章,被他掌心的汗渍晕染成命运的地图。2015年,他带着盲人推拿按摩技术回到湖南,加入颐而康。

  1年后,谷臣权由最初的普通调理师升为高级调理师,然后花了两年时间再次升为特级调理师,后来到颐而康颈肩腰腿痛医院。

  从业期间,谷臣权不断提升自身技能,在公司曾先后外出学习了解李健民的肌肉解剖,侯毅的徒手软组织,刘连仲的西红柿足疗反射疗法,以及进修脊近完美、脊柱矫正。让自己有更多的经验服务身边的顾客,缓解他们的痛。

  命运不会亏待努力生活的人。作为特步湖南区域黑暗跑团的跑者,他用踏实前行的脚步踏出自强不息的步伐,带给身边人更多力量和鼓舞。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感染着身边人,也让他遇到了人生的另一半,如今已是三口之家;在湖南省图书馆朗诵比赛现场,当《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尾音消散时,台下爆发的掌声让他想起二十年前那个躲在被窝听广播的少年。


  陈泽群:掌纹里的星辰大海

  2005年,一纸视网膜萎缩的诊断书,在父亲颤抖的手中簌簌作响。13岁的陈泽群,成为视觉障碍患者。

  父亲倾其所有为他治疗眼疾,却不得不接受儿子失明的事实。2008年,在当地残联的推荐下,父亲送陈泽群在县按摩医院学习盲人按摩,这一学就是2年。

  两年间,陈泽群和同为视觉障碍者的朋友们每天8小时磨炼技术,深夜练习室的木人桩记得,这个倔强少年如何用虎口磨出的血茧,将铜制经络图擦拭得锃亮如镜。

  18岁那年,机缘巧合,朋友和陈泽群一起来到颐而康入职,担任调理师,这是他第一次了解颐而康。4 年后陈泽群因为表现不俗,来到浏阳店待了2年多,升到了高级调理师。

  2年后,陈泽群和朋友短暂离开颐而康,在外创业开按摩店2年。2年间自己当老板,他更加懂得技术提升的重要。

  恰逢浏阳店从前的老店长准备筹办马王堆店,急需引进技术人才,便找到陈泽群,诚恳邀请其回到颐而康的大家庭。此时的陈泽群也有别的选择,但因老店长真诚邀请,也因发现门店氛围还是那么好,他坚定选择回归到颐而康。

  命运的潮水总在涨落间淬炼珍珠。目前,陈泽群通过双手勤劳工作,已积累令自己满意的小财富,今年还定下安家长沙的小目标,此前总为他担心的父亲也笑笑说“以后能享孩子的福了”。

  夜色漫过湘江时,十年前那个在创业寒冬里蜷缩的青年不会想到,命运馈赠的黑暗,终会被揉进掌纹酿成星光。

  刘钦、谷臣权、陈泽群的故事,是对命运抗争的真实写照,更是一曲对光明、对生活无限热爱的颂歌。

  他们仅仅是颐而康众多残障员工中的杰出代表,在这里,有更多的视障人士找到了人生坐标、自强不息、拼搏有为。

  真正的勇者,不是从不跌倒,而是每次跌倒后都能勇敢地站起来,继续前行。他们用行动证明:命运终将苦涩酿成回甘,奋斗的人生必将更加美好。

责编:夏 博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俊

三审:蒋宇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

扫码关注公众号
分享到微信
海报丨春分日,种下一片希望

海报丨春分日,种下一片希望

H5|惠民集市上货图

H5|惠民集市上货图

【图解】条条大道至远方,湖南公路今年这样建

【图解】条条大道至远方,湖南公路今年这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