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3月21日讯(通讯员 杨忠和)干净平坦的乡间道路,宽阔热闹的文化广场,精致温馨的农家小院……走进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三锹乡,如画美景随处可见。随着三锹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美丽乡村的画卷正在梨树大地上徐徐展开,这里的乡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环境改善增“颜值”
“过去都是泥地烂地、垃圾满地,出行不便还脏乱。”60岁的三锹乡菜地村村民潘启枝正在帮助村里修整路肩,说起村里人居环境的喜人变化,他感触颇深:“现在出门就是水泥路,路两边干净整洁,还种上了花草树木,村干部带着我们一起美化环境,我一定要把这个活干好!”
“如今的菜地村焕然一新,现在慕名而来的游客日益增加。” 三锹乡菜地村支部书记潘启益介绍道,村干部带头,组织村民集中开展了清理行动30余次,精心打造出乡村振兴精品团寨2个,参与进来的村民达650余人,出动车辆机械40余辆,清理了各类垃圾30余吨。
三锹乡地笋村按照打造花园式小镇的标准,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创新工作举措,现在已经形成了驻村领导带头、干部争先、人人参与、村村创优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地笋村共投入人力700余人次、车辆设备10辆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6吨、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3吨,清理农村道路20公里,整治农户庭院441个。
内外兼修提“气质”
从“一时美”到“持久美”,改善村庄外在环境的同时更要提升村民内在素养,推动乡村“颜值”与“气质”全面提升。作为宜居宜游和美乡村代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三锹乡三锹村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引导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形成文明卫生和爱护家园的良好习惯,按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快进键”。
“以‘小家美’带动‘全村美’,从 ‘一处美’变成‘处处美’,这个过程不仅要村干部带头,更依靠村民积极参与。”三锹乡三锹村支部书记吴永林说。三锹村坚持“党员主导”与“群众主体”同向发力,通过各种宣传形式,引导干部群众自觉整治清理房前屋后杂物,形成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良好局面。三锹村用“责任制”的方式将村居环境整治落实到位,组织了5名村干部包村、7名组长包片、41名党员包户,形成村环境整治三级联动;围绕群众卫生习惯养成,加大宣传引导力度,通过门前三包、村规民约等,让广大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文明卫生习惯,逐步实现“要村民改”向“村民要改”转变。
树立典型见“成效”
为切实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三锹乡坚持以上率下,统筹各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全面压实乡级驻村领导包保责任,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标准,强化督导检查和考核评比,在全乡上下形成了合力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热潮。
“我们通过落实日督导、回头看、红黑榜等长效机制,定期对各村开展督查暗访,全程跟踪问效,形成领导干部带头干、全民参与合力干的浓厚氛围。”三锹乡菜地村驻村书记金剑平坚持严格督促检查、持续跟踪问效,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行量化打分考核,有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各项工作“多轮驱动”常态化。全面形成了有队伍、有制度、有督查的农村人居环境良好管护局面,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提档升级取得显著成效。
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三锹乡农村华丽蝶变成“美丽乡村”。下一步,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三锹乡将持续突出问题导向,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达到点上有“精品”、线上有“风景”、面上有“形象”,为推进全乡实现农业强县目标注入活力源、精气神。
责编:何秋婷
一审:蒋宇
二审:刘乐
三审:石伟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