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10月6日讯(通讯员 鲁致成)近日,湘乡市酒铺村安置区的广场上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歌声。由湘潭市民政局主办,湘潭兴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策划的"红领乡韵·舞动共治"活动,用最朴素的文艺竞技叩开了易地搬迁户的心门——当47岁的郭姐举着话筒唱出《我和我的祖国》时,台下多位居民挥舞的国旗遮住了半片天空。
社工们精心设计的活动矩阵暗藏玄机:唱歌比赛用经典红色歌曲唤醒集体记忆,广场舞展示以肢体语言重构邻里关系,跳绳与羽毛球赛则通过身体互动打破陌生隔阂。这种"文艺+体育"的复合型活动,实则是针对易地搬迁群体"空间转换但心理未落地"痛点的精准干预。数据显示,活动后居民主动搭讪率提升67%,公共区域停留时间延长3倍。
作为安置区首批入住者,郭姐的骨干作用远超组织者预期。她不仅主动学习广场舞,更在比赛间隙穿梭人群,用"张婶家娃考得不错吧?""李伯的降压药别忘吃"等家长里短构建情感纽带。这种非职务性的领导力,恰恰印证了社会学家帕特南"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当政务服务与民间自发力量形成共振,社区凝聚力便有了生长的土壤。
活动名称中的"莲"字别有深意。湘乡作为莲乡,社工们以"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意象,隐喻着搬迁户突破原有生存模式的勇气。更值得关注的是,活动全程采用"积分制"管理,居民通过参与获得"爱心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或社区服务。这种游戏化治理手段,将公共服务转化为可感知的获得感,让"共治"从口号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当最后一曲《难忘今宵》落下帷幕,安置区的路灯已经过亮起。几位老人坐在长椅上复盘比赛细节,年轻妈妈们相约明天继续练习舞蹈,孩子们举着羽毛球拍在月光下追逐。这场双节活动留下的不仅是欢声笑语,更在搬迁户心中种下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种子——当物理空间的重构遇上心灵家园的重建,真正的"安居乐业"才刚刚开始。
责编:夏 博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宇
三审: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