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 华声社区> 社区人物>正文

三十载风雨“守坝人”——记衡南县斗山桥水库管理所何先华

2025-09-18 10:09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   [编辑:夏 博]

华声在线通讯员 刘伟华

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何先华一直扎根水利基层,始终以新时代“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水利精神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着力规范衡南县斗山桥水库区管理,努力提升水利工程防灾减灾能力,水库建设管理工作取得了实效。在他的带领下,衡南县斗山桥水库管理所被评为湖南省一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湖南省美丽河湖、湖南省水利行业先进载体、省级标准化管理工程。他本人多次立功受奖,先后被评为衡阳市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衡阳市优秀党务工作者,连续两届被授予“全省‘芙蓉杯’水利建设管理先进个人”。

扎根基层三十载,甘做水库“守护人”

斗山桥水库位于衡南县偏远地区,他从参加工作至今,一直扎根基层30余年,身边同事换了许多,但他始终坚守,多年来以水库为家,是名副其实的“四季不得闲”的水利人。2017年7月,妻子生育,恰逢防洪救灾关键期,他一直坚守抗洪一线,舍小家为大家。2018年8月,父亲身患肺癌晚期,他正奋战在救灾一线,以“雨”为令,闻“汛”而动,不能长期陪伴父亲身边,没有送父亲最后一程,一片孝心都倾注在了群众身上。在2019年抗洪救灾中,为守护群众安全,他身先士卒,被洪水冲走200多米,最后靠一条门板浮力挽救了生命,当时他左耳断了,头皮破裂缝了十多针,住院治疗一个多月。碧水润丹心,在他带领下,管理所面貌焕然一新,水利工程达到科学化、信息化、现代化水平。

防灾减灾补短板,勇做水库“排头兵”

把水利工程补短板摆在突出位置,2008年以来,他带领管理所争取财政资金1180万元,强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水库病险隐患得到彻底根治。他积极建设灌区节水工程,2013年带领管理所争取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工程投资1400万元,对水库左干渠渠道13公里的渠系及跨乡镇的柞茅支渠进行防渗加固改造,渠系水的利用率提高。

切实提升水利工程减灾能力,水库灌溉农田面积达5.23万亩,抗旱前他抓好蓄水保水,组织全所职工对灌区渠道全面维修清淤,年均完成干渠清淤7万米,保障渠道放水畅通,干旱期水库每天放水40万立方,确保数万亩稻田不减产。今年6月28日衡南县骤降暴雨,短短数小时降雨量达130毫米,他带领全所党员干部和职工,加强巡查大坝、副坝坝体,检查溢洪渠;观测水位及相应水库变化;开闸泄洪;布置警戒线等一系列基础工作,确保雨不成灾,让娄衡高速、衡昆高速和栗江河下游等地的15万人民群众免遭洪灾。据不完全统计,斗山桥水库在近年防汛抗旱中避免经济损失数亿元,发挥了水库防汛抗旱最大效益。

勤创一流建样板,争做水库“实干家”

积极推进水库工程管理规范化、法治化、现代化,举办水库工程运行管理现场会,并作经验交流发言,2019年管理所被湖南省水利厅评为“省一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实现了水库管理由“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转变。自推行河长制以来,他把禁止化肥养鱼作为“开门拳”,在全县率先废除水库养鱼承包合同,宁愿每年减少十几万元收入,也要保护好一水库清水。经过几年封禁,水库水体的总磷、总氮均符合水质安全标准。

此外,为治理两岸生态环境,斗山桥水库管理所先后投入百万余元治理水库两岸生态环境,拆除养猪场、养牛场、养鸭场5栋,种植水源涵养林2.3万株,修建拦砂坝42座,树立保护牌、宣传牌75块,开展5次集中整治,通过源头严控,强化常态化管理,打造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他带领管理所干部职工踊跃参与河长制建设,争当义务宣传员、义务保洁员、义务巡河员,加强水域执法巡查,依法打击违法捕捞等违法行为,近三年来共印发宣传单1.6万张,到集镇开展集中宣传活动13次。2024年5月,管理所集中打捞水葫芦81车,约500吨重。目前,斗山桥水库的功能实现了从量到质的飞跃,不仅保障了灌区农业生产用水需求,枯水季节每天还为茅市、硫市两镇水厂输送20万立方米的饮用水源,灌区群众称赞地说:“斗山桥水库昔日是我们的大粮仓,今天还是我们的大水缸。”

风雨兼程30年,何先华始终扎根基层,无怨无悔,以自己无私的奉献精神和科学的管理水平诠释着水利人的时代担当。

责编:夏 博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宇

三审: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

扫码关注公众号
分享到微信
海报丨春分日,种下一片希望

海报丨春分日,种下一片希望

H5|惠民集市上货图

H5|惠民集市上货图

【图解】条条大道至远方,湖南公路今年这样建

【图解】条条大道至远方,湖南公路今年这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