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 华声社区> 基层万象>正文

“三全育人”视域下长沙医学院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探索

2025-09-17 19:23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   [编辑:夏 博]

  华声在线通讯员 龚杰玲 李果

  高校肩负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使命,长沙医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号召,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度融入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及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不断探索并深化“三全育人”理念引领下的育人新路径,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构建“一体化”育人链条,实现全过程覆盖

  学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系统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通过党委统筹制定专项实施方案,将民族理论与政策教育纳入干部培训核心课程,形成全环节落实的治理机制。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学校设计阶梯式培养路径,涵盖“新生入学励志篇”“老生进阶谋划篇”和“毕业生理实一体发展篇”,并借助AR沉浸式教学、社会实践基地等多种载体,推动学生由文化认同向政治认同深化转变。通过专业课程案例融入、边疆调研实践等多元途径,构建“课内课外联动、线上线下融合”的立体化育人格局,着力培养具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新人。

  建立“一盘棋”教育机制,拓展全方位育人空间

  长沙医学院积极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实践思政”三维课堂体系,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思政课程突出价值引领,结合不同专业、年级学生的思想实际与价值需求,分层分类开展教学,做到融情于理、融爱于教。学校打破学科壁垒,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各专业课程,如在医学类专业中深入挖掘民族医药交流融合的历史脉络。依托社会实践课程,持续推进“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通过“三下乡”“红色研学”“医路同心”等品牌活动,组织学生深入民族地区开展义诊服务。近三年来,学校共派出57支“医媒赋湘”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覆盖20个省(市、自治区),参与学生3000余人次,在开展义诊、推广国家通用语言、传承非遗等方面成效显著,实现了思政育人的“知行合一”。通过浸润式教育场景构建、跨学科资源整合与社会服务实践,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深植学生心田。

  打造“同心圆”育人格局,凝聚全员育人合力

  学校坚持“全员育人”理念,建立由校党委书记牵头的督导机制,统筹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后勤处等多部门资源,定期召开全员育人协调会,明确责任清单,构建“党委统筹、部门联动、全员参与”的工作体系。发挥医学专业优势,学校在中医药标本馆专设民族医药展柜,集中展示维吾尔、傣、蒙、藏等民族医药文化精华,帮助学生“零距离”感受多元医药文化。图书馆推出少数民族医药特色书展,打造促进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的“书香走廊”。以民族团结宣传月为契机,组织开展摄影展、书法展等主题教育活动,以“有形、有感、有效”的方式,构建师生共学、生活共融、事业共进的育人网络,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实践延伸至校园每个角落。通过医药文化探源、艺术创作共享、社会服务同行等多种形式,促进各族师生深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价值认同,共绘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

  展望未来,长沙医学院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努力为民族地区培养输送更多优秀医疗卫生人才,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于各族人民心中。

责编:夏 博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俊

三审: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

扫码关注公众号
分享到微信
海报丨春分日,种下一片希望

海报丨春分日,种下一片希望

H5|惠民集市上货图

H5|惠民集市上货图

【图解】条条大道至远方,湖南公路今年这样建

【图解】条条大道至远方,湖南公路今年这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