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9月15日讯(通讯员 王曼玲)“服务站不仅是提供问路、充电的地方,更是一个传递城市温暖的窗口。”走马楼社区副书记周游介绍道。近日,长沙市芙蓉区走马楼社区与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联合启动了“青力青为,商圈同行”校社共建五一商圈志愿服务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常态化志愿服务提升五一商圈综合治理水平,同时为长沙大学生提供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的平台。
三方联动,搭建实践育人平台
走马楼社区联合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区校共建项目部,创新性地构建了“社区-高校-商圈”三联动的志愿服务模式。这一合作充分发挥了各方优势,社区提供实践场地和组织协调,高校输送优秀人才和专业支持,商圈则成为志愿服务的大舞台。共青团芙蓉区委、走马楼社区和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区校共建项目部作为共同主办方,携手打造这一长期志愿服务项目。项目计划从2025年9月持续至2026年1月,以学期为单位组织实施,确保服务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周密安排,确保服务规范有序
志愿服务地点设在主要服务外卖员、快递员等群体的“红色之家”五一商圈志愿者服务站,这里是商圈核心区域,人流量大,服务需求多元。按照计划,组织方将根据学期课程表进行志愿者招募,周一至周日每天选拔1-2人参与服务。志愿者们可按上下午时段分工,既保证服务覆盖,又兼顾学业安排。
服务内容细致实用:志愿者到岗后需对服务站进行日常安全检查;热情接待来往市民游客,提供问路指引、手机充电、阅读休息等服务。服务结束后,志愿者还需负责关闭电闸和门窗,确保服务站安全。整套流程规范完整,体现了服务的专业性和责任感。
双向受益,创造共享价值
该项目实现了多方共赢的局面。对五一商圈而言,常态化志愿服务提升了商圈文明形象、人文关怀和吸引力,增强了商圈的综合治理能力。对大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实践机会。通过参与真实的社会服务,学生们能够培养奉献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成为应用型人才。“我们不只是来工作的,更是来学习和成长的。”一位参与培训的志愿者表示,“这比课堂学习更直接、更生动。”
激励机制,促进长期参与
为鼓励志愿者持续参与,项目设立了完善的反馈和激励机制。学期末将根据日常表现评选一定比例的优秀志愿者,其他完成服务的志愿者也将获得实践证书,表现优异的志愿者还将获得在市区各级比赛中的推荐和评优机会。同时,走马楼社区联合辖区企业、新阶联,为优秀志愿者搭建实习就业的桥梁,也为大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该项目不仅是志愿服务的新探索,也是社区治理和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通过区校共建,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城市文明注入了青春活力。
志愿服务站的门即将敞开,大学生志愿者将用专业知识与热情微笑,为来往市民游客提供帮助。他们带来的不仅是问路指引、手机充电等实际服务,更是一种年轻的力量与关怀,让五一商圈成为展现在地人文关怀的重要窗口。这支青春队伍的加入,让城市商圈治理多了一份温暖与活力。
责编:夏 博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宇
三审: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