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 华声社区> 社区文化>正文

湖南信息学院“与爱童行,溆传湘情”暑期社会实践团:非遗课程里的文化守望

2025-08-23 16:39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   [编辑:夏 博]

  华声在线8月23日讯(通讯员 周欣 张千惠 杜双)湖南信息学院“与爱童行,溆传湘情”暑期社会实践团,于8月16日为怀化市溆浦县双井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带来系列非遗课程。通过甲骨文、艾包、非遗纸浆画、绒花等特色非遗艺术,让孩子们感受中国非遗技艺的神奇与魅力,增强民族文化教育,助其更好了解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甲骨刻痕藏古韵,童声共探字中魂

  甲骨文作为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完整的文字,多用于占卜和记事。考虑到儿童对古文化认知有限、接触少,团队特地开展趣味甲骨文密码启蒙课程。课程从介绍甲骨文、解析典型象形文字、讲述起源故事展开,围绕动物、自然、日常器物等常见甲骨文形态,讲解文字含义与演变逻辑。同时,借助有趣的猜字小游戏和春耕图展示,在与小朋友们的故事互动中,引领他们感受甲骨文独特之美,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兴趣,让古老文字在童趣互动中“活”起来!

  艾草裹香成雅物,小手同制蕴民俗

  为锻炼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传承民俗文化,团队开展趣味艾草包文化体验课程。艾草包是传统手工艺制品,课程从艾草的传说故事讲起,解析传统制作工艺,介绍艾草特性与作用,围绕艾草采摘、布料选择、缝制技巧、装饰寓意等环节,讲解民俗文化传承逻辑。团队还带领小朋友们从闻艾草到揉捻艾草填充制作艾草包,让他们在互动中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自然承接 “以艾传情” 的文化基因,成为非遗传承的“小火种”。

  纸浆凝色绘新境,稚手齐创续匠心

  纸浆画是充满趣味的传统手工艺,以纸浆为原料创作,兼具绘画与雕塑特点,展现了从古法智慧中诞生的文化脉络。课程中,团队成员先演示废纸变纸浆的全过程:撕纸、浸泡、捣碎、调配色彩,再手把手教孩子们用堆叠、按压手法塑造立体画面。讲解结束后,大家自由创作,灵动花鸟、抽象图案皆在孩子们指尖绽放独特色彩。非遗纸浆画课堂既延续古法造纸智慧与手工技艺,又通过环保创作传递文化记忆,让传统美学在当代生活中焕发新生,连接古今。

  绒丝巧手绽繁花,童伴相携传艺华

  暑期的乡村课堂,因一束束绒花有了别样温度。团队带着这项曾妆点盛唐发髻、惊艳明清宫廷的技艺,带领孩子们与千年非遗对话。课程从绒花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艺术特色及传承保护展开,成员手把手示范,用扭扭棒制作出一朵朵绒花。当孩子们把亲手做的绒花别在衣角,当古老的“绒条”在青春讲解中变得鲜活,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此刻具象化。

  湖南信息学院“与爱童行,溆传湘情”暑期社会实践团的非遗课程,为双井中心小学的孩子们打开了通往传统文化的大门,更在他们心中播下热爱祖国、传承文化的种子。实践团相信,通过这些课程,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将生根发芽,未来孩子们会成长为非遗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更多青少年会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贵价值,积极参与保护和传承,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永放光芒!​

责编:夏 博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宇

三审: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

扫码关注公众号
分享到微信
海报丨春分日,种下一片希望

海报丨春分日,种下一片希望

H5|惠民集市上货图

H5|惠民集市上货图

【图解】条条大道至远方,湖南公路今年这样建

【图解】条条大道至远方,湖南公路今年这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