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7月31日讯(通讯员 余洋)7月31日上午,月亮岛街道天鹅塘社区的活动室里格外热闹。一群社区青少年围坐在一起,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金种子·小板凳”宣讲活动。这次宣讲的主题很特别——既有穿越时光的“匠心”故事,又有触手可及的“AI”新科技,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融合传统与未来的奇妙窗口。
“大家猜猜,这位爷爷手里捧着的黑里红釉罐子,藏着多少年的故事?”宣讲员朱晏宁的声音吸引了全场的注意。屏幕上,展示着铜官窑非遗传承人谭异超大师和他复活的唐代“铜红釉”作品照片。“看这些线条,每一笔都是反复琢磨出来的。谭爷爷说,做陶瓷就像做人,要‘沉得下心,耐得住火’。”孩子们看着泛黄的陶瓷设计草图复印件,仿佛能感受到那份专注的温度。
故事接着转向了铜官老街上的彭望球父女。当孩子们看到《铜官不止窑》短视频里,年轻的彭姐姐用镜头让千年窑火“活”起来,甚至带火了小镇的卤菜店时,都发出了惊叹。“哇,原来老手艺也能这么‘潮’!”一个戴着眼镜的男孩脱口而出。朱老师适时引导:“这就是新一辈的‘匠心’,用新方法守护老宝贝!”
如果说“匠心”故事让孩子们感受到沉淀的力量,那么“认识AI,拥抱智慧生活”的环节则点燃了他们对未来的无限想象。
“想不想拥有一个会画画的电子朋友?”朱老师的问题瞬间抓住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她展示了如何用“豆包”AI,输入“宫崎骏风格、会飞的小狗、奇幻旅行”几个关键词,仅仅几秒,屏幕上就跳出了一只萌态十足、翱翔云端的卡通小狗形象。“哦——!”现场一片惊呼。
更让孩子们跃跃欲试的是“即梦”AI的视频创作体验。朱老师分享了根据那只“飞狗”生成的15秒视频脚本:森林试飞的惊喜、云海穿行的畅快、月下花园的梦幻……“镜头怎么推拉?”“音效怎么搭配?”孩子们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当看到根据脚本生成的视频片段——小狗在发光的苔藓上与透明精灵互动,背景是朦胧的满月时,几个孩子忍不住鼓起掌来。
互动环节把气氛推向高潮。朱老师鼓励孩子们当一回“未来生活设计师”:“用你的‘匠心’想一想,再用AI这个‘新画笔’画出来!”孩子们脑洞大开:“我想画一个能用陶瓷废料3D打印新艺术品的机器人!”“我想让AI设计一个能自动照顾铜官窑窑火的智能系统!”“我想做个会讲铜官窑故事的AI伙伴!”
一场“小板凳”宣讲,让天鹅塘社区的青少年们触摸到了“择一事终一生”的匠心温度,也亲手点亮了“用科技创未来”的智慧火花。在他们好奇的眼神和兴奋的讨论中,老手艺的传承与新兴科技的活力,正悄然交融,孕育着属于未来“小匠人”的无限可能。
责编:夏 博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宇
三审:蒋俊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