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7月28日讯(通讯员 蔡丽思)为进一步提升特殊困难分散供养人员的生活质量,落实惠民政策精准实施,近日,泉交河镇民政社工站在赫山区民政局、区慈善总会、区民政社工总站、长沙仁与公益组织发展与研究中心的指导下联合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全镇397名特殊困难分散供养人员开展自理能力评估、社会救助生存认证及政策宣传活动,同步推广“奎星益老食堂”助老服务,以实际行动传递党和政府的关怀。
专业评估护民生 精准服务更贴心
社工站组织专业团队通过集中评估与上门评估的方式,通过面对面交流、身体机能检查等方式,科学评估特殊困难人员的自理能力等级,为后续个性化照料服务提供依据。同时,工作人员现场完成生存认证手续,确保救助资金及时发放。“感谢你们大热天还上门服务,我这腿脚不方便,真是帮了大忙!”新林村李大爷握着社工的手连声道谢。
政策宣讲零距离 惠民举措入人心
服务中,社工通过发放手册、案例讲解等形式,向特殊困难人员及周边群众详细解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政策,特别针对群众关心的申请条件、办理流程等问题进行答疑。“原来政府还有这么多帮扶政策,我得好好说给邻居们听听!”奎星村王阿姨在听完讲解后感慨道。
“益老食堂”添温暖 养老助餐解民忧
借此次走访契机,社工站重点宣传了镇“奎星益老食堂”的运营模式和服务内容。该食堂通过“政府补贴+公益支持”方式,为困难老人提供低价优质餐食,目前已惠及全镇500余名老年人。奎星益老食堂旨在破解辖区老年人面临的一日三餐供应难题,打造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模式。
此次行动不仅实现了特殊困难群体“应助尽助”的目标,更通过“评估+认证+宣传”的一站式服务,打通了民生保障“最后一公里”。下一步,镇社工站将持续跟踪服务需求,联动多方资源,推动社会救助从“人找政策”向“政策上门”转变,让民生福祉更有温度、更具质感。
责编:夏 博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宇
三审:蒋俊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