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10月27日讯( 通讯员 梁凤 何欣雨 )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运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打造以学生自主学习,以“导”促学的高效课堂,10月18日—10月20日,芦淞区淞欣学校举行了第二届“淞欣杯”课改课堂教学比武。
赛前,学校召开了课改研讨会,淞欣学校校长皮旭升、教学副校长向尚意、教务主任罗昆玉、教研主任陈艳霞、各学科教研组长以及任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强调了此次课改课堂教学比武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并基于导学案设计、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展示、测评反馈等4大维度制定了评分标准。
本次比赛涵盖7个学科,分为语、数、英、文综、理综五个学科组。各参赛教师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利用集体备课时间精心打磨导学案,最终呈现出一节节各显其长,各展风采的精彩课堂。
邓红丹老师授课内容为《咏雪》,授课班级为88班。学生在基础字词掌握环节有充分的预习,能自主完成导学单的习题为后续学习理解文言文夯实了基础。通过设问导读方式疏通文义,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秦嫩老师授课内容为《陈太丘与友期行》,授课班级为90班。秦老师以复习旧知识《杨氏之子》为切入点导入新课,以多种形式朗读探究人物形象及文章主旨,设计巧妙而自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拓展延伸环节将所学方法触类旁通的运用到其他文言文的阅读当中,学生参与度高,参与感强,学习高效有序,自学能力和小组管理能力强。
教学经验丰富的朱木林老师以其生动形象的教学风格,严谨的教学态度,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数学原理,将抽象的代数知识变得简单易懂。巧妙地运用实例来解释数学概念,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青年教师左国斌老师虚心向同组老师请教,课堂上先自主探究提出疑问,再分析基础知识讲解例题,从而进行练习反馈与拓展延伸。陈华老师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自主朗读、思考、合作、展示,逐步掌握读后,为后续写作铺垫,最终产生知识和情感的迁移。陈老师在任务探究环节中鼓励学生根据该题型的评价标准进行自评和同伴互评,整个教学过程导趣、导思、导法。
李哲老师全英文的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亮点,单词在句子中进行操练,词不离句,句子又在情境对话中运用,注重了语用的功能,所用的句型巧妙的将前三个单元的句式进行了复习。
张新庚老师授课内容为《青铜路与甲骨文》,课堂中张老师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如课堂听讲,自主学习,倾听他人等。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教会学生尊重历史。设置的课堂流程,以视频为导入,在合作探究部分注意引导学生解决本课的重难点,课堂学习氛围浓烈。
周格雅老师带来道德与法治课《深深浅浅话友谊》,课前,文综组大力支持周老师参加此次比赛,多次开展教研活动,对她的赛课进行研讨和打磨,给予十足的信任和鼓励。课堂上,周老师从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友谊问题的入手,引导学生点拨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落实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科精神和素养。
地理老师龙英老师授课内容《世界的地形》以一朵“浪花”的旅行为导入,合作探究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从而引出地形的观察顺序等一系列知识点,同时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龙老师上课中用易懂简洁的学科语言,将相对抽象的书本知识具体化,讲授过程中展示了许多图,如地形图,景观图等等,将知识以图表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的理解吸收。
左志雄老师的生物课《植物细胞》,从观看实验视频导入,课堂上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来提升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在学生展示时,左老师引导学生先画图,巩固所学的知识,提升学科技能,再动手实操完成实验,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验中。
此次课改,要求教师运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对参赛老师是一次尝试,也是一次挑战,不但考察了教师日常教学的基本理念、知识功底,也检验了教师钻研教材、组织教材、利用教材的能力。各组的评委们老师们亲临课堂,对每位参赛老师的课堂进行打分评议。经评委组评定、学校审核,共评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5名。
皮校长充分肯定了参赛教师的基本功和教学能力,他希望老师们以此为契机,认真教研,积极讨论,发挥优点,改善不足,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和实践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本次活动以新课程标准为载体,渗透学生核心素养教育,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一次实践与探索。淞欣学校注重培养教师教学技能,搭建教学教研平台,以赛促教,共研共进。比赛结束并不是终点,而是教师们争做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起点,各位老师将满载着收获,在教学中继续研究、继续前行。
责编:何秋婷
一审:刘乐
二审:王亚奇
三审:禹振华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