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7月17日讯(记者 张鼎峰 通讯员
袁胜丰)“地里栽苗子,树上摘果子,就近进厂子,袋里进票子”走进益阳市滔溪镇新联村,二十个大字映入眼帘,村内中药材初加工厂机器轰鸣,十几个村民正在进行药材去皮加工。
“这是我们队长通过挨家挨户走访,给我们制定的村集体经济发展目标,现在这一目标正在逐步实现,产品供不应求,远销到了安徽亳州。”致富带头人郭伟大激动地说。
自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来,新联村坚持党建引领,在驻村第一书记王中武的带领下强基础、兴产业、办实事,迎来了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新联村中药材加工基地现场。)
因地制宜种药材
新联村山林面积达到了11000亩,平均每户的山林就达到了35亩多,驻村第一书记王中武入村以后,通过地毯式走访,了解到村民一直有种植黄精、杜仲、厚朴等中药材的习惯,便打起了山的“主意”,给新联村制定了“一圈一带一中心”发展规划。
为激发村民内生种植热情,王中武紧紧依靠党建引领,鼓励党员、邻长带头种植,从而引领村民在各个山头开始大规模种植黄精、黄柏、厚朴等中药材。鼓励党员、邻长带头成立专业合作社,目前村民自发组织成立了正福种养、枫香仑、瓜园、下通等种养专业合作社,大规模种植黄精800多亩,黄柏、杜仲、厚朴等中药材2000多亩,药材产业已在新联村这片土壤生根发芽。
2023年,为了让山上资源更好变现,提高产业发展效益,修建了“枫香仑”“木瓜园”“下通”等10公里产业路,2个多小时的山路缩短至20分钟,加快了林木的运输,方便了药材基地的日常管理,让山上资源快速“变现”,一条“黄金”产业路由此畅通。
(新联村中药材加工基地现场。)
“量身定制”建工厂
“每天从山上剥下来的黄柏、杜仲、厚朴等药材卖到加工厂,资源马上变现,一天可以赚到500元左右,在厂里上班一天也能挣到100到200元,真正实现了老百姓家门口就业和致富的梦想。”村民刘任前说。
新联村由于位置比较偏僻,距离高速出口还有1小时的路程,要想把资源变现,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加工厂。为此,工作队通过多方努力,借助政协委员平台,成功与津湘药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现加工厂年产量在60吨以上,能解决本村20余人的就业问题,每年能为村集体创收15万元以上。厂址就选在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实现了安置区住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
目前,这里正在扩建厂房,产能将进一步扩大,新联村中药材加工将辐射滔溪、江南、小淹等镇,有望成为一个区域加工中心,带动周边村民致富。发展好中药材产业后,工作队认为新联村竹资源丰富,但是竹子都烂在了山上,没有产生任何经济价值。为了让山上竹资源变现,与邻村合建了竹制品加工厂,每年能为村集体增收有15万元以上。
(驻新联村第一书记王中武(左三)积极推介该村种植的中药材。)
“三个相同”展担当
“刚到新联村,我们队长的小孩才6个月大,正是需要父亲陪伴的时候,他为了把我们新联村发展好,毅然决然的来到了我们这里,我们感激他,大家都很有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都很高。”村民郭进兴说道。“作为一个农村伢子,我与大家有相同的成长环境,有相同的感情基础,现在我与大家又有了相同的奋斗目标,一定要与老百姓一起努力,让新联村环境更美、产业更兴、百姓更富。”王中武说。
驻村以来,王中武就以新联村为家,将所有精力和全部时间,都用在了新联村的发展上。为了工作他往往通宵达旦,甚至放弃了节假日,经常奔走于省、市、县各个单位,找项目、要资金、学经验、寻出路,他的足迹走遍了新联村的山山水水,每个角落。
他在茶余饭后串农户,与村民拉家常,一本笔记本随身携带,记录着他与村民的谈话内容及村民的诉求。他常说“党和单位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我一定要不负所托,真正为新联村干点实事,也算是作为农村孩子回报农村最好的方式”。
今天的新联村,“地里栽苗子,树上摘果子,就近进厂子,袋里进票子”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一审:罗江龙 二审:余画 三审: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