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介绍
儿童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中,儿童青少年的身心状况均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对父母或照顾者的依赖逐渐减少,对外界与朋辈的吸引逐渐增强,与外部环境实现持续不断的互动,各种情感在这过程中不断撞击和发展着。然而儿童青少年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常常带有一定的动荡性,会遭遇许多危机、困难或障碍,加之他们自身抗风险能力极低,难以抵抗来自外部环境的各种风险因素,因此需要各种支持力量发挥应有的功能,帮助、推动青少年顺利地成长,这些支持力量包括青少年本身、父母家长、学校老师、社会工作者以及各部门有关方面的工作人员。长沙县金井镇社工站从2019年成立之始便持续服务于儿童青少年领域,聚焦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以及困境儿童等服务对象,基于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个系统,联动社会组织、村(社区)儿童工作者、家长、学校老师等多方主体从阵地建设、家庭赋能、个人成长等维度关注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
二、理论支持
在生态系统理论观点看来,人生来就有与其环境互动的能力,能够从环境中获取有用信息,并且能向环境传达自身的信息,生态系统理论把人的发展看是持续地适应环境,并与环境的众多层面进行系统交换的过程 ,他们能改变环境,也能被环境改变,在人与环境之间形成交互适应,所以社会工作的焦点除了关注服务对象,情境同样是社会工作关注的焦点,它强调社会工作实务的干预焦点应将个人置其生活的场境中,重视人的生活经验、发展时期、生活空间与生态资源分布等有关个人与环境的交流活动。
金井镇属于长沙县北部偏远乡镇,教育资源尤其是家庭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加之父母或忙于工作或因其他因素不在身边,无法给子女提供足够的陪伴、指导和互动,也难以回应到儿童青少年的成长所需。同时金井镇的农村儿童家庭很少存在真正物质生活上的贫乏,而亲情缺位、价值虚空、文化冲击等现实问题裹挟在网络与信息技术中的虚拟世界、网络游戏充斥着儿童生活。基于上述现实境况,金井镇社工站在服务儿童青少年群体的过程中不只是关注个体的发展变化,同时也注重在家庭、学校乃至社区等场域营造儿童关爱保护氛围,推动儿童友好环境建设。
三、项目目标
项目目标根据生态系统理论,金井镇社工站将多维度助力儿童成长的项目目标设定为:为儿童创造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提升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具体目标:
1. 提高儿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2. 增强家庭教育的功能,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能力;
3. 丰富儿童的文化生活,提升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4. 关注困境儿童,为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5.推动儿童之家建设,推动儿童友好设区建设。
四、项目实施过程
(一)锻炼儿童技能,注重儿童意识培养。社工通过在公共空间的运营,着重利用假期时间,在全镇全面开展007儿童安全计划,每个村社区组织不少于一次的儿童安全课程,大学带小学课堂从生活指导、青春期教育、生命教育、自救自护等方面提升儿童技能,结合资源进行自然科普,宣传本土文化,丰富儿童知识;通过节假日开展各类兴趣活动,增加了户外运动时间,充分发挥公共空间的使用率。
(二)提供家庭支持服务,提高家长亲职能力。社工通过个案工作,一对一辅导育儿中遭遇困境的家长,促进家长了解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同的年龄特点,在家长和儿童共同参与的活动中,促进相互了解,增加亲子之间良性互动。纠正父母育儿理念和育儿行为的偏差,针对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的问题,社工站组织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学习家庭生命周期等知识,掌握当下家庭所处的任务周期,提供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增强家庭教育的功能。
(三)构建朋辈支持网络,发挥老师积极引导作用。学校是儿童除了家庭以外常用场景,社工积极和学校取得联系,特别是偏远的村小,在学校开展各类心理团辅活动,通过游戏和小实验、辩论赛等方式,采用寓教于乐的活动方式,丰富安全教育方式,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社工活动进校园,和老师取得联系建立专业关系,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引导老师定期家访,对于困境学生,形成一定的转介渠道。
(四)完善基础设施,成立社区转介制度。自社工站建设以来,社工专职承担儿童工作,解决了金井镇之前无人专职的局面,有效推动儿童之家的建设,从原来的四家儿童之家,到现在每个村社区都成立了儿童之家,其中一个省级儿童之家示范点,四个村社区完成了市级儿童之家提质建设;响应上级工作,每个村社区选取一名专干担任儿童主任,常态化开展儿童摸排工作,儿童之家运营工作,至此形成了儿童专项工作专人管理专人运营,每半年绩效考核一次,组织培训两次,2023年社工组织各位儿童主任参加社会工作技能培训及考证,为乡村儿童主任赋能。所在村社区如有特殊儿童均转介到社工站,由社工站从现在资源库针对性地选取资源缓解儿童当前困境,形成了一整条线分工明确的转介制度。
五、项目成效总结
金井镇社工站结合本地资源及实际情况,依托儿童之家、农家书屋等阵地,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与技巧,持续致力于儿童关爱保护服务,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具体如下:
从社区建设层面来说,社工与儿童主任的通力合作推动了儿童游乐空间的建设,同时各村(社区)的公共空间得到有效利用,固定资产实现有效激活。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初见成效,为儿童提供了更加安全和舒适的成长环境。
从服务对象层面来说,社工基于定期入户走访、资源链接、家长课堂、亲子活动等服务,与镇内儿童家庭形成有效的互动,支持家长与儿童们实现家庭的稳定发展;通过与学校的合作,拓宽了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渠道,加强家校良好合作以共同关注和促进儿童的安全与成长。同时儿童们参与到多类服务活动中,其安全意识明显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也有所增强;家长们积极参加亲职教育培训,更新育儿理念和方法,其亲职能力得到提升,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更好地履行监护职责。
从社会治理层面来说,社工灵活运用“社区+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志愿者+公益慈善资源”五社联动服务模式,关注镇内包括留守儿童家庭在内的困境儿童家庭的发展,链接相应的资源,为儿童们构建有效且有力的社会支持网络。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各种渠道的宣传推广,提高了社会对儿童安全的关注度,为后续类似项目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六、项目创新
社工站从建站至今持续服务同类群体,通过社工专职承担部分相通的政府职能工作,在推动政府工作的同时融入社工元素,使得社工站工作可以无缝式嵌入,直接面向社会大众并获得身份认可,直接宣传社会工作在乡村的知晓度,有效提供了社会工作参与到基层治理的途径,也推动社会工作在农村发展。乡镇工作的社工进行专业工作,既是协助了本地儿童工作,也是完成了社工的专业工作,政社不区分,能够使得社工更加容易得到正式资源的支持,在此基础之上,金井镇以镇内困难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技巧和方法,积极联动社会慈善资源、村社区、志愿者及社会组织多方力量,为镇内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结合镇内儿童需求分析,金井镇社工站在建立1个整体资源库的基础上,充分联动家庭、村社区、学校3个中间系统,为困难儿童们开展亲职教育、亲子互动、陪伴成长等多类服务活动。(作者\胡颖姿 李玉玲 长沙政和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一审:夏博 二审:蒋俊 三审:谢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