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 华声社区>社区观察>正文

以教育评价改革推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守正创新

2023-12-25 16:16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黄爱民]

  华声在线12月25日讯(作者/刘洪波 罗斯静)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而“大思政课”作为立足“大时代”,着眼“大格局”,承载“大使命”,融合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于一身的时代“大课”,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协同性。对此,如何做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提升思政课质量水平,壮大思政教师队伍,形成三全育人氛围,以教育评价改革倒逼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推动教育评价从“一”到“多”,建好实践教学“度量衡”

  “平视世界”的新时代大学生,思想上多元多样,认知上见多识广,实践上体验丰富,其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需求和行为也呈现出百人百态、千人千面。开展好平视一代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要求教育评价从原来的评价标准一维,用一把尺子量每个学生,转变为教育评价标准个性多维。一方面,要精准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思想特点、认知规律和思维方式,综合考虑统一性和多样性,建设性和批判性,把立德树人贯穿到社会实践的各个环节;另一方面,要把学生的品德发展、能力提升、创新精神、身心健康、社会反响等方面情况作为评价实践教学质量多维指标,实现评价目标和内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激发学生真学真信、愿学爱学的积极性和主观性,锻造一批眼里有光、心中有爱、脚下有路、肩上有责的人。

  推动教育评价从“外”到“内”,用好课程评价“指挥棒”

  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仍面临着内容上的教材与现实、方法上的理论与实践、场域上的课堂与社会、学段上的衔接不够;思政课实践教学要求的重视程度不够;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学生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平台创新不够;学生思政课实践学分的落实、教师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成绩考核、经费的支出和实践教学团队等在相关制度中尚未得到充分体现和保障。因此,必须紧紧抓住构建“大思政课”体系的时代契机,针对目前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突出问题,秉持“三全育人”理念,坚持“政治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评价导向”原则,采用“反向设计、正向实施”方法,以教育评价综合改革倒逼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实现教育评价从原来的评价功能外驱,外力推动学习效果提升,转变为教育评价功能内生驱动。

  推动教育评价从“单”到“复”,搭好实践活动“大舞台”

  教育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当前教学评价的显性趋势,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共建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教育评价从原来的评价主体单一,单方面开展教育评价,转变为教育评价主体的多元复合。积极构建学校、学院、同行及学生“四方评教”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各类评价主体的积极性,形成全面、多元、可操作的指导性意见,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落地有声、润物无声;另一方面,以多元评价主体为推手,搭好实践活动“大舞台”,形成全校协同配合、深度参与、大举支持、多路推进的“大声势”“大氛围”,为深化“大思政课”教学改革、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提供领导保障、组织保障和财力保障,实现铸魂育人效率与效果的全面提升。

  推动教育评价从“短”到“长”,奏好三全育人“协奏曲”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的标准是立德树人成效,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中仍存在着一个实践作品定分数、期末一次性考核打分等现象,这种过于简单的评价流程容易导致教学评价结果的片面性和独断性,这要求教育评价从原来的评价过程短促,仅局限于教学的过程,转变为教育评价过程的延长扩展,评价是要考量学生实践是否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是否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相连通、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国内与国际相交互,从而保障评价的科学性、有效性,全面、周延地衡量“立德树人”效果,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让广大青年学生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奏好三全育人“协奏曲”。

  推动教育评价从“旧”到“新”,育好青年学生“家国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00后”大学生是网络信息时代的原住民,喜欢高科技技术手段,能够快速接纳和处理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也要结合信息时代特色和当代学生实际,实现从原来的评价手段传统,缺乏及时性和实效性,转变为教育评价手段的技术创新。一方面,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利用超星学习通、课堂派等线上平台,实现教学评价各环节和全过程的信息化;另一方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方式方法,把学校课堂向网络云课堂延伸,整合优质教学素材、建设智慧课堂,增强学生的沉浸式情感体验,引导青年用心用情感受伟大成就,使广大青年学生在行走中坚定“四个自信”,逐步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为湖南信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副院长。本文为2022年湖南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院系“高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综合评价改革试点”[TGYX202219]成果)

(一审:谢振华 二审:蒋俊 三审:蒋玉青)

扫码关注公众号
分享到微信

欢乐迎新年

长沙市政务服务工作“揭榜竞优”现场观摩活动走进世界计算·长沙智谷

长沙望城再启“买房送车”活动,双11送出奔驰汽车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