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8月29日讯 (作者/李佳达)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健全组织体系,搭建党建网格“夯基础”。增强党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坚持“产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跟进到哪里”,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实现基层党组织全覆盖。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农村党支部的建设质量会直接影响乡村振兴的最终“成色”。通过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带领农户发展产业,实现农户增收致富,点燃乡村振兴组织引擎,全面助力组织振兴、产业振兴。坚持把建强班子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突出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牢固树立“五好”选人标准,统筹抓好“两委”班子人选工作,为乡村振兴注入“智力源泉”。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提升村“两委”班子成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健全“村党组织—村民小组(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农村三级网格管理服务体系,严密党建网格化管理,把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与乡村振兴有效结合制定“一村一策”整顿方案,强力推动整顿转化,深入推进“软弱涣散”变“坚实垒台”。
发展乡村产业,打造精品特色“增活力”。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点燃乡村振兴产业引擎,实行“支部领航”,打造“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组织带头人”的“三培养”机制,挖掘党员示范带动产业、红色文化产业、历史故事等,把产业和红色文化相融合,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规模产业。积极推行“党建+产业振兴”,由乡镇党委统筹协调好上级帮扶单位及社会力量,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增强产业活力。引导建立“跨村联建”机制,实现小田并大田、成方连片、飞地规模经营,打造产业“链组”,以“党建链”串“产业链”,不断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提高土地使用效益,采用“党支部+村集体+村资公司+经济组织+农户”多种运作模式,把村集体经济与发展产业相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以党建引领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短板”,以村党支部为单位,对村级集体经济具体负责和管理,增强村级发展产业能力,不断激发村集体经济发展动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持续壮大,促进群众增收。
提高文化软实力,培育文明乡风“强支撑”。“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一起抓,唯有文化的土层深厚,才能让村民更好地扎根其上,与故土故园产生更牢固的情感联结,激活发展的内生动力。因此,点燃乡村振兴文化引擎正当其时。要坚持把基层党建与乡风文明建设结合起来,用好党员队伍,增强乡村文化活力。鼓励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号召,发挥个人所长积极组建各类文艺团队,带动各年龄段村民参与到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活中,坚持用先进文化凝聚人、引导人、激励人、塑造人。兴建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加强乡村道德文化建设,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不断丰富基层文化活动。通过因地制宜厚培乡村文化兴盛沃土,挖掘培育乡土文化人才,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持续推动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模式落实落地,构建出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文化生态体系,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更大文化动能。
“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中注入“红色动能”,才能推动农业、农村、农民全面发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一审:余画 二审:蒋俊 三审:王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