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 华声社区>社区人物>正文

刘卫国:从农村中来,到农村中去

2022-01-13 18:22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黄爱民]

图片4.png

刘卫国到村民家调查了解乌石腐乳生产经营情况。  欧阳天 供图

     华声在线1月13日讯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在湘潭县乌石镇乌石村,刘卫国不是穿梭于村屋瓦舍,就是奔走在田间地头。从农家儿子到人民教师,再到驻村第一书记,刘卫国谈及自己的选择时,他说:“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我早已厚植农民情怀。如今再做农民的儿子,我要带领农民一起振兴乡村。”

     “农家儿子”回农村

     刘卫国出生在锰矿附近的一个小山村,父母都是农民。大学毕业后,他先后被分配到湘潭市第十中学、第十一中学,当过体育老师,干过寄宿生管理员,也做过政教处工作。

     淋过雨的人,更懂得为别人撑伞。在学校,他接触到了很多农家孩子,他们或是留守儿童缺少家庭关爱,或是因为贫困读书艰难。刘卫国在竭尽所能提供资助的同时,他深知一个家庭的贫困不是单靠外界给予能解决的,他总想着还要做些什么。

     2019年初,刘卫国在得知组织需要选派党员干部奔赴联点帮扶乡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时,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刘卫国说,自己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最知道苦日子的艰辛,最懂得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19年4月11日,刘卫国来到离家70多公里的省级贫困村——湘潭县花石镇泥湾村,投身脱贫攻坚事业中。

     穷乡摘了“贫困帽”

     为实现“小康路上不落一人”总体目标,刘卫国与村支“两委”协商,将全村分成4个片区,由村委成员分片包干,实行网格化管理,为每户贫困家庭分别制定对应的帮扶计划,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从满足贫困户“微心愿”、解决贫困户实际困难,变“输血为造血”、增强贫困家庭自身发展动力。

     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周如意一家是受助最多的一户。现年35岁的周如意因病致贫、因学致贫,先天失聪的他和妻子既要赡养年迈的父母,还要养活3个儿女。全家人仅靠着周如意扎纸屋的手艺和几亩薄田,艰难度日。前些年,周如意想靠养殖珍珠鸡摆脱困境,可一无技术、二无资金,他只能作罢。

     刘卫国的到来,给周如意全家打了一针强心剂。没有资金,刘卫国寻求国家政策,为他们开辟绿色通道申请小额信贷;没有技术,刘卫国为他聘请养殖专家,手把手传授养鸡绝活。凭着养殖技术和手艺,2020年,周如意的养鸡场逐渐成了气候。从最初的几十只,到如今500余只,家庭年收入达5万多元。

     自2019年初进驻泥湾村后,刘卫国和村支“两委”一道,按照“四跟四走”产业扶贫的思路,从泥湾村自然条件、资源特色和被帮扶户意愿出发,积极探索“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先后成立了训清水稻种养合作社、香美黑山羊种养基地、野禽养殖场等。贫困户通过自主创业、在合作社务工、以土地入股等形式,获得稳定收入。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62户、226人全部脱贫,村集体实现“摘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扶贫干部的执着拼搏,刘卫国用实干担使命,以初心换民心,用行动兑现对群众许下的诺言。

     振兴路上再出发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2021年5月,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号角吹响,刘卫国积极响应,奔赴湘潭县乌石镇乌石村当驻村第一书记,团结带领群众接续奋斗,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因地制宜调减低效农作物,发展特色产业,激活各类资源要素。不让农民的腰包仅鼓一时,而要建立稳定增收的效益模式。”刘卫国说,乌石村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从2021年开始,村支“两委”调整发展思路,将支柱产业从以前的种植、养殖业换成了现在的观光休闲与旅游业。

     驻村8个月以来,刘卫国办成了几件大事:彭家围子地下党支部陈列馆顺利封顶,目前正紧锣密鼓地开展场馆布置工作,今后乌石镇旅游线路上再添一处新景点;引进戎旅公司,盘活寺冲老村部闲置资产,打造“彭总故里,国防教育”军事体验基地,每年收取场地租金4万元,新的经济增长点促使今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有望突破25万元;以环境整治和厕所革命为突破口,新增四级化粪池100个;巩固市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成果,打造2处有机物处置站,3个美丽屋场,90家美丽庭院,积极创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通过几年的农村生活,使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领悟。”刘卫国说,既然选择了驻村,就要做好风雨兼程、“白加黑”的心理准备。他的目标就是要走好乡村振兴“赶考路”,交上令村民满意的答卷。


扫码关注公众号
分享到微信

欢乐迎新年

长沙市政务服务工作“揭榜竞优”现场观摩活动走进世界计算·长沙智谷

长沙望城再启“买房送车”活动,双11送出奔驰汽车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