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 记者 颜石敦 通讯员 王存雄 陈伊乐
8月1日,桂东县沙田镇大水村中家组杉树林,一名中年妇女冒着酷暑在给村民讲授七叶一枝花种植技术。
她叫张菊容,今年47岁,是湖南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大水村党总支书记。
眼前的张菊容朴实,穿着白衬衫、戴着党徽,与人交流时笑微微的。
因在带领群众脱贫攻坚中,吃得苦、霸得蛮,张菊容被当地干部群众称为脱贫攻坚“女能手”。
风里来雨里去,她走遍村里每一户人家
桂东是国家级贫困县和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大水村是深度贫困村,由原古岭、建林、云里3个村合并而成,全村833户2542人。
当地流传一首民谣:大水不是好地方,生成一条漏底江。一年四季累死人,半年米来半年糠!
这里山高林密、道路崎岖,村民分散在一个个山头,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生产生活困难,原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67户1058人。
2017年初,经民主选举,张菊容由原古岭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大水村党总支书记,勇敢地挑起村里扶贫攻坚的重担。
为摸清贫困底子,张菊容骑着摩托车风里来雨里去,走遍村里每一个山头、每一户人家。
一次,张菊容去一户村民家走访,刚出发时艳阳高照,走到半路突然下起倾盆大雨。张菊容放下摩托车,步行20多公里来到群众家,令人感动不已。
耐心引导搬迁,举村挪出深山窝
大水村人均耕地不足1亩,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易地搬迁是唯一出路。当地党委、政府经过充分调研,决定将大水村整村搬迁至沙田镇周江村安置点。
刚开始,一些村民对搬迁有顾虑,怕生活没保障、工作不好找,不愿搬,甚至报了名的也变卦。
张菊容耐心做工作。为了让罗正尧一家搬下山来,张菊容前后8次翻山越岭,到他家算经济账、长远账。
张菊容一边做村民工作,一边争取上级支持。沙田镇党委书记郭景熹说,那些日子,张菊容是来他办公室最勤的人。
夏日的阳光照耀着周江村安置点,一栋栋砖混楼房熠熠生辉,不时有村民往新居搬家具。
“欣逢盛世乔迁第,喜值丰年进雅居”。郭履华家三室两厅宽敞明亮,大门两边的对联红彤彤的。
年逾古稀的郭履华和老伴开始并不愿意搬迁,张菊容接他们下山参观安置点,老两口发现周边有工厂、学校、医院、农贸市场等,生产生活极为方便。
郭履华老家离沙田镇20多公里,有时感冒来镇上看病要一整天,车费要好几十元。参观完后,老两口立马改变了主意,并动员儿子一家一起下山。郭履华家下山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搬迁热潮迭起。2017年底,周江村安置点交付使用,大水村833户村民陆续搬入新居。
发展林下生产,带领群众实现脱贫
搬得出,还须稳得住、能致富,张菊容带领村民大力种植药材,发展林下经济。
张菊容是种植药材的里手,她发动群众在杉树下种植七叶一枝花,免费传授技术,年亩产效益达6万元以上。目前,全村种植七叶一枝花60多亩,带动40多户贫困户脱贫。
村民罗正光在张菊容的指导下,成立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10多户群众加入。他们流转土地种植七叶一枝花、厚朴等中药材,既解决了抛荒问题,又增加了村民收入。
同时,张菊容打破地域限制,发展飞地经济——在安置点租地建设蔬菜基地,贫困户进行入股分红。
郭春香一家把5万元小额贷款投入桂东县氧天下山货公司,每年分红4000元。
不仅如此,张菊容还引进嘉业电子有限公司,帮助大批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月均工资达2000多元。
搬出大山的罗正尧一家,好事一桩接一桩。他家不但住上了新房,他还在附近的“扶贫车间”找到了工作,一举甩掉了“贫困帽”。前不久,他儿子谈了多年的女朋友终于同意结婚了。
罗正尧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感谢张菊容当初算的长远账。”
据介绍,至2017年底,大水村贫困人口减少至21户45人,贫困发生率从41.7%降至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