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2月22日讯(通讯员 陈丽 李雨)2月21日,在湖南省民政厅“湘当有爱·四季同行”温暖救助主题服务季引领下,临湘市民政局指导民政社工站联合忠防镇政府创新打造的“富兴工坊”项目暨首场技能培训活动在临湘市忠防镇忠防社区顺利开展。该项目通过构建“企业+社工+困难群体”模式,开启社会救助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型新实践。
项目启动现场,临湘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元小勇指出,“富兴工坊”是贯彻落实关于完善社会救助体系部署的创新举措,通过整合“浮标小镇”特色产业资源,搭建技能提升与灵活就业双平台,切实打通困难群体增收“最后一公里”。项目依托湘潭市润湘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专业力量,由湘潭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团队督导,形成“政企社研”协同推进的创新格局。
项目承接方副理事长、湘潭大学研究生导师王林丽介绍,该项目创造性构建“三维赋能”机制。技能培训靶向化,针对留守妇女、低保对象、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设计模块化课程;就业保障体系化,建立“培训-派单-质检-结算”全链条服务;增收模式可持续,通过“订单企业+手工代工”双轮驱动,可实现人均月增收800-1500元。
培训现场,企业技术指导员示范指导,学员们聚精会神。在富兴工坊作业台前,特殊困难供养对象王关平娴熟的技法引来阵阵赞叹。这位轮椅上的“技术能手”感慨道:“政府把工厂开到家门口,手把手教技术,按件计酬灵活自由,让我们真正挺起了腰板!”当日即有10多名学员签订就业协议,预计首期带动户均年增收超万元。
临湘市民政局局长刘庆明表示,“富兴工坊”是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的生动实践,下阶段将深化“一镇一品”布局,构建县域社会救助服务网络,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困难群众,为全省社会救助改革创新提供“临湘样本”。
随着“富兴工坊”项目的纵深推进,党建引领、民政赋能、群众增收的新乐章正在湘北大地奏响。
(一审:罗江龙 二审:卢小伟 三审:蒋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