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1月22日讯(通讯员 龙巧玲)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大桥江乡围绕用活“土专家”、挖掘“田秀才”、引进“新农人”的目标,搭建人才成长平台,全面激活乡村发展“一池春水”。
挖掘“土专家”,激活乡村治理新引擎。结合农村物业、和美乡村建设等工作特色,聚焦党员群体、银发人才和匠人精神,全面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首先,聚焦党员群体,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通过会议发动、院落召集的方式,要求党员做好示范带头,激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落实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主体职责。其次,围绕银发人才,完善村民自治模式。在推进“农村物业”工作的基础上,挖掘老党员、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搭建好银发人才参与治理的平台,成立银发人才工作室,充分用好银发人才的“乡土”优势、情感优势和威望优势,引导其参与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知识培训等方面,全面完善村民自治模式。最后,挖掘匠人精神,引导参与建设。充分挖掘农村的工匠、木工、泥瓦工等专业人员,充分发挥特长,组织参与到乡村建设之中。截至目前,大桥江乡已组建党员先锋队伍6支,挖掘工匠20余名,引导3万余人次建设,打造了6个“党建+美丽乡村”主题院落。
培育“领头雁”,实现乡村振兴新突破。大桥江乡围绕产业振兴,挖掘本地人才潜力,建立明细工作台账,有的放矢培训“领头雁”。首先,开设实地课堂,建立教学示范点。始终做到将课堂放在田间,不断扩大培训范围、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依据实际情况,组织了一支专业的农技培训队伍,设置“一地三收”“中药材”“和美乡村建设”等课程教育点,提供专业的农业技术、乡村建设等指导,已建立各类教学示范点4个。其次,依托红色资源,打造特色党课。依托“中共湘西第一支部”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挖红色资源潜力,深入推进红色村庄建设,制定精品党课,开设红色课堂,定期组织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新农人等群体进行集中培训,截至目前,开设红色党课8次。最后,培育致富带头人,助推产业振兴。锚定富硒品牌,发展高山富硒农产品,全面铺开“渔稻共生”种养模式,推进订单式农业。形成“一主多辅”中药材种植格局,种植各类中药材生产面积1000余亩,建立高山富硒绿色产品生产基地,种植面积400余亩,年产6万余斤,培育致富带头人、种养大户20余人。
引进“新农人”,再上社会发展新台阶。通过定期摸排、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引导其参与公益事业、教育事业和经济发展。首先,激发主体职责,助力公益事业蓬勃发展。切实围绕挖掘本地农业从业者,加强联系沟通,鼓励其捐资捐物参与和美乡村建设。截至目前,已收到捐赠资金20余万元。其次,引导社会职责,实现教育事业再上台阶。以新教助学协会为平台,鼓励农业从业者捐资捐物,定期召开协会会议,邀请其集中审议资金使用、加强资金管理和资金公开,奖励优秀学子、资助困难学生、鼓励高校新生,推进教育事业蒸蒸日上。截至目前,协会共有会员100余人,已收到教育发展资金约37万元。最后,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社会经济稳步前行。不断夯实人才基础,向外引入外地企业家孙本红,帮助貅品鞋品箱包厂搬迁至安置点内,为周边农户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帮助脱贫户17户实现稳定就业。向内挖掘本地企业家龙永德,推进集旅游观光、民俗体验、美食餐饮、特色农产品销售、网红打卡为一体,占地面积约为6亩的“古枫垣子”民宿院落,当前有核心民房12栋,餐饮品牌2个。
(一审:谢振华 二审:卢小伟 三审:刘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