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1月23日讯(通讯员 唐云)1月19日,“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京召开。共有81名个人获得“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50个团队获得“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本次表彰的规格之高、分量之重、意义之大在我国均属首次,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感悟“国家工程师奖”的“含金量”,从中汲取奋进力量、锐意进取,以新时代“卓越之我”谱写新时代“卓越之中国”的新篇章。
“赤心以报国”,“国家工程师奖”蕴含着榜样的力量和时代的象征。科学无国界,科学家却有祖国。对卓越工程师而言,爱国是一切行动的根基,报国更是无上的价值追求。不论是从重大工程建设、重大装备制造到“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工作,还是从邓稼先、茅以升等一批老一辈工程师到万步炎、徐先英等一批新时代杰出工程师,无数工程师立足自己的岗位,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我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了强大的爱国力量。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受表彰的个人和团队为榜样,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赤子情怀拼搏进取、团结奋斗,锚定许党报国“风向标”,将“小我”融入国家和时代的“大我”之中,立足平凡岗位创造不凡业绩。
“革故以鼎新”,“国家工程师奖”彰显着人才的褒奖和创新的希望。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汇,我国正处于历史上最为关键的阶段,工程科技正同时面临着百年历史机遇和严峻现实挑战。无论是“天问一号”或是“悟空”探索、“墨子”追星,这一件件大国重器、一项项超级工程,其身后都离不开“大国工匠”,离不开这创新路上的领跑者。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本次“国家工程师奖”正是对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最佳礼赞。新时代的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国家卓越工程师为榜样,既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又要敢闯敢试、敢想敢干、敢作敢为,更要善于把握时代脉搏、抢抓时代机遇,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时代佳绩。
“宁静以致远”,“国家工程师奖”体现着高尚的品格和执着的精神。任何一项重大工程技术的成功都绝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不仅要有甘于坐冷板凳、肯下苦功夫的品格,更要有“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精神。这次受表彰的工程师中,既有年过七旬的“老工匠”,也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90后”工匠,他们可以忘却年龄差一起坐而论道,这是独属于我们中国人的传承精神。新的长征路上,我们党员干部在面对百姓的急难愁盼难题时,要如卓越工程师一般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敢战能胜,砥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执着精神,敢挑重担子、敢啃硬骨头、敢接烫山芋。要以榜样为方向,能脚踏实地、苦干实干、静得下心来、忍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抢占科技自立自强的高地,努力破解更多难题,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赋能添彩。
(一审:田镇圆 二审:蒋俊 三审:谢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