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 华声社区>社区观察>正文

水庙镇:打造乡村振兴“党建引擎” 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2023-12-29 16:04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黄爱民]

  华声在线12月29日讯(通讯员 王浪)今年以来,水庙镇坚持党建引领,将党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发展的“新动能”,以党建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五个振兴”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保证乡村振兴高质量推进和高水平发展,加快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

  夯实“奠基石”,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提升农村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提升服务功能,优化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成乡村振兴坚强战斗堡垒。一是着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过硬。开展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工作,坚持分类指导,采取“五个一”方式,制定软弱涣散党组织整治工作方案。实行动态管理机制,定期跟踪问效,对整顿到位的问题及时销号,对整顿不力的问题及时跟进,以基层党组织全面过硬保障乡村全面振兴。二是大力推进村集体经济巩固提升。秉持因地制宜原则,突出特色,落实“一村一策”制度,助力乡村振兴提质提速。从各村经济基础、区位优势、资源条件等实际情况出发,因村制宜,选准产业、项目和载体,确保每个村都可以分红,实现集体经济、村民收入“双增长”,以村集体经济全面提升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三是全力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扎实推动片组邻“三长制”工作走深走实,有效实现“小单元”作战,解决了各村(社区)群众关切的各类问题,确保民意直通、民情直达、民事直办。同时,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切实筑牢基层治理根基,焕发了基层自治内生力。

  育强“领头雁”,锻造乡村振兴“生力军”。建强“头雁队”。采取“选配一批、提升一批、优化一批”的方式持续强化村干部队伍建设,加大村“两委”干部致富带富能力培训,不断提升村干部推动乡村振兴能力。探索建立“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双培养行动,引导党员致富带头人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带领群众致富。派强“先锋队”。派强用好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健全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加强管理考核和激励保障,注重关心关爱,推动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履职尽责、发挥作用。实行派出单位与帮扶村责任捆绑机制,积极运用派出单位资源力量支持乡村振兴。配强“攻坚队”。实行一名乡镇班子成员、一名驻村干部、村党组织书记与致富带头人结对帮带的“三对一”帮扶机制,帮助致富带头人增强政治意识、提升能力素质、解决实际困难,引导致富带头人扎根农村一线,发挥聪明才智,助推乡村振兴。

  建强“主阵地”,打造乡村振兴“助推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党员先行,人才是关键。一是突出党员示范带头作用。突出党员带动、群众主体,建立完善“群众点单、党员接单、组织监单”党员服务机制,着力推进“为民党建”工作走深走实,提升群众认可度;以“党建+积分”为抓手,激发党员、群众比学赶超意识,争做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的主人翁。二是落实乡土人才振兴政策。通过制订乡土人才扶持政策、建立乡土人才激励机制、开办乡土人才培训班等方式,充分调动乡土人才推动乡村振兴的积极性。根据乡土人才数据库内人才结构、分布等情况,鼓励引导乡土人才返乡创业,推动本地经济发展。三是实施“乡贤人才回巢”工程。畅通联系渠道,细化服务举措,搭建发展平台,吸引流动党员、乡贤人才反哺故土、回报家乡。通过召开流动党员座谈会、优秀人才代表座谈会、电话微信联系等方式,积极引导在外社会能人、成功人士、外出务工人员带资金、带项目回乡创业,牵头领办集体经济项目,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目前已有2名能人返乡办厂。


(一审:蒋宇 二审:邓望军 三审:谢峰)

扫码关注公众号
分享到微信

欢乐迎新年

长沙市政务服务工作“揭榜竞优”现场观摩活动走进世界计算·长沙智谷

长沙望城再启“买房送车”活动,双11送出奔驰汽车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