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 华声社区>社区观察>正文

“授人以渔”强技能 “就业帮扶”保民生

2023-11-24 22:07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黄爱民]

  华声在线11月24日讯(通讯员 吴多梅 曾叶林 曾再军)去年以来,邵东市委市政府围绕脱贫户(含监测对象)家庭新成长劳动力(特别是初高中毕业“两后生”)劳动技能提升和就业增收,努力探索“政、企、校、家”四位一体的“雨露计划+”就业帮扶模式,确保培训即就业,就业即增收。截至2023年5月,累计为24455人次发放雨露计划助学补贴3648万元,2022年639名应届雨露计划毕业生,有613人实现升学就业,占比达95.9%,为推动脱贫群众持续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联通帮扶资源,汇聚“想渔”意愿

  一是加强工作部署。出台了实施方案,成立了工作专班,将该项工作与防返贫监测、易地搬迁后扶等工作一同纳入乡村振兴“七大专项行动”考核内容,实行“两月一督查、一季一排名、一季一讲评”,压实了工作责任。二是全面梳理摸排。整合人社、教育等行业部门雨露计划学生信息数据资源,开发了“雨露计划+”就业模块,线上线下动态摸排脱贫家庭(含监测对象)新成长劳动力入读职业院校意愿清单、雨露计划在读学生清单、即将就业需求清单、往届毕业生就业和技能提升意愿清单,并每月动态更新“四项清单”。三是突出宣传联动。充分调度劳务经纪人、驻村工作队、村组干部和帮扶联系人等各方力量,通过集中排查走访、驻村帮扶“五个一”等联合行动,组织市乡村三级帮扶力量逐村逐户宣讲“雨露计划+”就业帮扶政策,政策知晓率100%,奖补政策落实率100%。

  二、打通学用关节,传授“能渔”本领

  一是加强政企合作。邵东是民营经济大市,全市拥有打火机、箱包、小五金等13条产业链,有充足岗位满足雨露计划毕业生各类就业需求。去年上半年,我市乡村振兴、人社、教育等部门调研龙头企业32家,摸清职业技能需求22项。二是加强校企联手。引导职业院校为本土企业“量身定制”课程,方便“两后生”就读时“看单点菜”。去年以来,邵东职中等3所职业院校共为我市本土企业增设箱包设计、打火机磨具加工、中药材机切、五金电镀等特色课程6门,培养职业技术人员270余名,其中雨露计划学生130余名。三是加强社会培养。为确保雨露计划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依托邵东市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和乡村振兴学院等平台,面向雨露计划资助对象等重点人员开设免费培训班。去年以来,我市共开设箱包生产自动化、网络直播带货等中短期培训班9场次,培训雨露计划人员320人次。

  三、畅通就业渠道,展现“可渔”成效

  一是建好园区平台,拓展就业渠道。建好“一园五基地”工业园区平台(1个湘商产业园,廉桥医药工业科技园、仙槎桥五金产业园、团山打火机工业园、黑田铺印刷产业园、佘田桥镇新材料产业园等5个乡镇园区基地),累计建成标准化厂房31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298家,实现就业3万余人,吸纳脱贫(含监测对象)家庭新成长劳动力2200余人,有效保障我市雨露计划毕业人才的岗位供应。同时,推动箱包、打火机等轻工产品中下游产业链进农村,兴建帮扶车间和乡村工厂,将就业帮扶触角向全市各乡镇延伸。据统计,目前我市共建成就业帮扶车间236个,吸纳就业近7000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388人,很大部分雨露计划毕业生已成长为我市帮扶车间的负责人、管理者和致富带头人。二是搭建创业平台,以创业带就业。充分发挥我市邵商资源丰富的优势,出台了“实体产业发展50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0条”“支持乡贤建家乡政策清单45条”等系列支持政策,鼓励邵商回乡投资兴业。同时,通过举办乡村振兴创业大赛、脱贫致富创业之星评选、返乡创业示范园区认定等系列活动,鼓励雨露计划毕业生返创业并带动就业。去年以来,共有18900人返乡创业,创办各类经营主体1.2万家,带动就业3.3万人,其中雨露计划毕业生创办经营主体130家,带动就业320余人。三是创新服务平台,实现招工就业“双向奔赴”。通过邵东人社局官网、邵东乡村振兴信息平台、邵东职介微信公众号和“邵兴通”小程序、“雨露计划”就业微信群等各类平台精准发布、广泛推送企业用工岗位信息,采取“云招聘”“直播带岗”“线上面试”等形式,优化畅通中小企业用工信息发布渠道,让毕业生“求职有门、就业有路”。去年以来,我市已累计推送用工岗位信息18.76万条,开展专场招聘会21场,达成就业意向6768人。全市实现脱贫劳动力就业2.31万人,达到了“能就业、愿就业、全就业”的目标。


扫码关注公众号
分享到微信

欢乐迎新年

长沙市政务服务工作“揭榜竞优”现场观摩活动走进世界计算·长沙智谷

长沙望城再启“买房送车”活动,双11送出奔驰汽车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