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 华声社区>社区文化>正文

漫笔紫鹊界

2023-09-25 15:10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黄爱民]

  华声在线9月25日讯(作者/ 易志强)湘中雪峰山山峦叠嶂,紫鹊界横亘在这崇山峻岭里,山脚下是湖南十大文旅小镇——水车镇,这是一个古老的镇子,现有村(居)民人囗46000多人,是新化县西部山区通往隆回县、溆浦县等外界的重镇门户。

图片 1.png

  秦时,秦始皇后裔为避战乱,埋名改姓,一路奔跑,不断迁徙,从西北经中原,辗转来到这大山深处的紫鹊界。先民们落地为根,披荆斩棘,开荒拓野,征服自然,开垦梯田,重视农耕,林中狩猎,溪边抓渔,创建家园。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安居乐业,繁衍生息,经过漫长的山地渔猎农耕文化演绎,传承和保留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独特民俗。

  朋友,你到过多山多水的紫鹊界吗?它是由山岭、梯田、民居、水系和森林,纵横交错组成的农业生态循环系统,总面积达8万余亩,连绵不断广泛分布在海拔500——1200米的半山腰中。远远望去,山坡上,小如碟、大如盆、长如带、弯如月的梯田形态各异,错落有致;民居大多保留了南方干栏式吊脚楼的建筑风格,有的还盖着杉皮瓦,住着干燥、通风;竹林子里渗出的哗哗山泉水,滋润了从山上到山下的广袤无垠的土地。

图片 2.png

  记得那年的金秋九月,我和友人们相聚于这里,驱车从山下景区大门口盘旋而上,弯多路陡的公路两旁林竹苍翠,一栋栋农家新楼掩映在绿色里。在海拔1200米的月牙山观景台极目远眺,只见自下而上,层层叠叠的四五百级梯田,如珍珠般串联在这群山之间的金色阳光下,线条流畅,蔚为壮观。清风微拂,交相辉映的梯田里稻浪随风起伏,一浪盖过一浪,宛如谦逊地向游人招手致意,笑脸相迎远方的客人。风和日丽的群山环抱中,轻风吹拂,飘浮的一朵朵云彩,时而躲进云层,时而穿过竹林,弥漫的雾气一会往东,一下又往西,从山脚下升腾到山顶上,瞬间飘渺虚无。踏着山影浪花,置身云海茫茫,令人悦心爽目,山上游人如织,把你带入无限遐思之中。

  那是我首次目睹紫鹊界的芳容,后来我有缘来到这片土地上工作生活,现已整整六年,对它的山水秀美,民风淳朴,身临其境,记忆犹新。

图片 3.png

  听当地人说,紫鹊界的景色是灵动的,梯田景观随四季变化而变化,春、夏、秋、冬,千姿百态;晴天、阴天、雨天、雪天,各有千秋;早晨、中午、晚上,各不相同。它的每一个季节,总是吸引一些摄像爱好者,为捕捉这山上的不同季节、不同时段、不同景致,在这山上一住就是好几个月,拍下了无数真实的镜头,把这-方山水、梯田、农家、美景献给了人间。

  稻田冬浸,是当地农耕中一种的古老传统。山上冬天的雨水多,雨量充沛。农民们把秋收后的稻田翻耕过来,在田里蓄酿30——50公分深的水,用蓄水淹死大部分在田间地头越冬的虫卵,这样便起到了对泥土软化、防止板结、保护土壤墒情、减少来年春耕生产病虫害发生的作用。春天来到,山上冰雪融化,梯田里波光粼粼,碧波荡漾;到了夏季,梯田里插上秧苗,绿意盎然;金秋时节,梯田里稻谷金黄,收获满满;冬天来临,梯田里到处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我最喜欢看的是这梯田间插上禾苗的时候,田间的形状整齐划一,英姿飒爽而绿满山坡,仿佛看到了当年秦始皇的兵马俑,排列有序守护在这南方的肥沃土地上,唱着威武雄壮的农耕文明赞歌,脑海里总是浮现出一幅幅美丽的梯田画卷。

  古老而传统的农耕传承,为梯田里耕种绿色(有机)的紫米、红米、黑米、高档白米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出产的特色米成了很多消费市场上的抢手货。而当地地道的手工糍粑、猪血粑、水车冻鱼、柴火腊肉、风干板鸭等美食,让来到这里的游客们大饱口福,赞不绝口。走进紫鹊人家,抚摸一草一木,山欢水唱的山水之间,人民充满了文旅兴旺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

  这里是古老的梅山土地上傩戏的发源地,祭神安庆,祈祷吉祥,驱瘟避疫,保境安宁,表达了山区人们在农耕时代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期盼;这里是新化西部旧社会农民土地革命的策源地,农民为了耕田种地,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在血腥风雨中不屈不挠反抗斗争,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愿望;这里的农耕文化历史悠久,2000多年来,人们惜土如金,勤劳苦做,在每一寸土地上挥洒汗水,从种贡米送朝廷到送公粮,为国家粮食安全生产做出了贡献;这里是山歌之乡,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唱古韵今,传播善德之风,唱出了对山水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如今,镶嵌着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与水利灌溉工程遗产的“双遗”金字招牌,在这里闪闪发光,为不断提升知名度,创建5A级景区夯实了基础。

图片 4.png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紫鹊界风景名胜管理处为打造景美物丰、人和地利的新景象,在不断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乘省、市旅游发展大会的东风,立足山乡,着眼未来,保护梯田,传承农耕,将梯田种植纳入了紫鹊界梯田米业公司统一耕种的管理模式,使梯田得到了有效的保护,特色稻、优质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景观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田园综合体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勤劳朴实的当地人们,紧紧抓住机遇,开展多种经营,民宿和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几千年的贫困山区,实现了全面小康,走上了乡村振兴、旅游振兴、强村富民的康庄大道。

  随着世界农耕文化交流互鉴大会在此落下帷幕,古老的梯田焕发出勃勃生机,正以开放的姿态、奔放的热情、宽广的胸怀对话世界,共享未来。紫鹊界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田有多高,在推动古法农耕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实现强农富民与加速农旅融合、促进传承与发展区域经济和特色农业产业的进程中,必将注入高质量发展农业粮食生产的蓬勃活力。

  (作者系新化县水车镇农业站长、工会主席)


(一审:田镇圆 二审:卢小伟 三审:谢峰)

扫码关注公众号
分享到微信

欢乐迎新年

长沙市政务服务工作“揭榜竞优”现场观摩活动走进世界计算·长沙智谷

长沙望城再启“买房送车”活动,双11送出奔驰汽车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