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7月21日讯 (文/杨丽娟) 祖籍安徽,在新疆长大,在成都上大学并毕业后留在这里工作,33岁的李东哲是个典型的“蓉漂”。不过,他跟很多老成都一样,对社区生活情有独钟。他所在的成都市成华区保和街道和美社区,围绕青年关切,提供了诸多贴心的公共服务:健身房可在微信上预约使用,下午4点前免费,4点后只收一元;咖啡吧则像就业服务站,经常开展就业指导,不定期推介就业岗位信息。
这是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也是一个融入者的角度。从李东哲眼中,我们看到了成都作为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如何更有力的推动社区的建设,也看到了青年如何一点一点的感受到来自社区的关怀与欢迎。和美社区居委会负责人李智说,要把社区营造成让年轻人有情感归属的“理想之家”。在我看来,这一理想正在努力的成为现实,也为更多的社区建设发展提供了一些借鉴和方向。
比如,社区正在向着更懂年轻人迈进。在和美社区,除了提供180项日常民生服务之外,社区还有个小剧场,可以开展流动少年宫等活动,移动看台挪开后,可以变身羽毛球场、舞蹈室、大型会议厅等,受到辖区年轻居民的喜爱。社区年轻化如何体现,正是体现在它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强不强,它能不能尽最大可能满足年轻人的需求。和美社区显然更能跟得上时代,也更懂年轻人,并且已经走在了社区建设的前列。首先他们便做到了让年轻人愿意走进来,在双向的“试探”中取得了初步的共赢,那下一步一定是时间上的水到渠成。
比如,社区正在忙着解决年轻人的后顾之忧。“走进”和美社区的李东哲在这里买了房,算是真正的留了下来。而社区比较完善的配套设施功不可没。外婆来成都,老年餐厅等社区服务给忙碌的李东哲带来诸多方便,在他眼里,这些服务“解放”了年轻人,让大家能更专注于工作。什么是家,是可以给你提供方便、提供温暖的地方,如果家所在的地方比如和美社区,还能够让你没有后顾之忧,那一定是“完美型”的居住环境。这正是所有社区未来发展的正确方向:智慧、体贴,让年轻人感受到放松、幸福,才能在认同感中留在社区、留在城市有所作为。
比如,年轻人也在慢慢的融入到社区治理之中。围绕年轻人的兴趣和需求,和美社区成立了春泥、SUNNY等8支青年志愿服务队,开展送餐、义剪、跳蚤市场等活动,让青年有机会、有平台服务于社区、小区的发展。走进、留下的年轻人感受到社区温馨的服务,也愿意慢慢融入并服务于社区,这就是情感找到了归属之后的必然结果。当年轻化的社区与年轻的青年人碰撞到一起,当社区治理与年轻人发展同频共振,注定会为社区治理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带来更多的新意,理想的家与社区有了青春的样本,青春的价值也有了更持之以恒的力量。
(作者系河北省怀来县委组织部工作人员)
(一审:蒋宇 二审:卢小伟 三审: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