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6月20日讯(通讯员 卢静 龙巧玲)村组是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增强城乡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实效。”等精神,充分发挥村民代表上传下达、反映诉求、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等作用,大桥江乡按照“分片包干”网格化管理制度,强化基层党组织示范引领作用,建立起“村‘两委’干部+网格长+村(居)民代表”三级联动机制,全乡选出253名村民代表联系群众3054户,深入开展“宣、联、帮、带、促”五项活动,按照每周一次“小碰头”,每月一次“大集合”,每季度一次“回头看”,将收集起来的社情民意“梳”清楚,“摸”明白,“解”彻底。
“蛤蟆(村民代表龙永刚别名),我家的自来水断了,快过来帮忙瞅瞅啊!”大桥江乡石垅溪村10组村民龙永德,急匆匆地给自己的联系人龙永刚打电话说道。接到电话后,龙永刚立即骑摩托车前往现场,与村干部龙永勇一起了解具体情况后,发现10组多户村民家中都出现了断水和供水不稳定的现象。“这条水管多户共用,若不能及时找出原因、解决问题,将会影响村民正常生活。”龙永勇有些焦急地说道。
时值正午,龙永刚与龙永勇两人顶着烈日沿路仔细检查,终于在沟渠处发现有一处水管严重破裂,前前后后经过3小时的忙活,水管终于修好。看着清澈的自来水从水龙头里边流出来,龙永德高兴又感动:“你们上周才帮我家种了水稻,这次又帮忙修好了水管,喊你们俩吃顿饭也不肯。”“群众诉求无小事,有需要你尽管打电话!”说完,龙永刚在自己民情日记待办事项上画上勾,又到村部民情台账上登记该问题已销号。这是石垅溪村村民代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的日常缩影。
自村(居)民代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推进以来,大桥江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依托村(居)民代表“人头熟、关系近、情况清”的“本土”优势,在目前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传政策普法律、访民意惠民生、消隐患化民情。截至目前,全乡共收集社情民意39件,调节矛盾纠纷36件,为民办实事160余件。
下一步,大桥江乡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用,聚邻里之力促村(居)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做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网”,社情民意“有地说”、基层治理“有人管”、化解效果“有速度”、为民办事“有温度”,全面推进村(居)民代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提质增效,进一步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谱写大桥江基层治理“新篇章”。
(一审:田镇圆 二审:蒋俊 三审:王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