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 华声社区>社区人物>正文

居民不舍社区老支书退休 百余人送牌匾“挽留”

2018-03-27 12:31  [来源:红网]   [责编:黄爱民]
    居民赠送的感谢牌匾。      


鲊埠社区支部书记张梅森(左)。

  红网长沙7月12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孟婉)7月9日是桃江县鲊埠回族乡鲊埠社区支部书记张梅森退休后的第10天,这天上午,社区百余居民给他送去了一块感谢牌匾。原来,居民们不舍退休的老支书,想以这种方式回报他多年为群众工作的付出,并期望“他为民干实事的精神能留在这个岗位上影响更多人。”
 
  回顾工作这些年的点点滴滴,张梅森百感交集,对社区居民的送来的牌匾感动不已,称“这是一份最贵重的‘退休礼物’。”

  7月10日,社区居民张林把这段温暖的见闻发到红网论坛,帖中配上了大家送的牌匾照片。只见一块精致镶边带红绸的牌匾被小心的放置在桌上,牌匾上写着:“欢送好支书张梅森同志光荣退休,尽心尽力为群众,情真意切胜亲人。”

  居民给退休老支书送感谢牌匾的事在红网论坛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关注。大家纷纷表示好奇,究竟是一位怎样的干部能让所有居民都赞不绝口,依依不舍?

  发帖人张林称,他发帖的初衷是为了表示对老支书的感谢。2013年时,张梅森曾帮自己调解一桩车祸后的纠纷。这场调解长达半年,最后成功让两个家庭握手言和。张林事后请张老吃饭和送礼都被他谢绝了。“就连一包香烟也没有要。”张林深受感动,“基层干部就该像张支书这样为群众着想,多办实事。”

  鲊埠社区妇女主任刘腊梅和张梅森搭档工作了10多年,从她口中,我们了解到这位人人爱戴的老支书张梅森背后的故事。

  刘腊梅称,老支书张梅森今年67岁多,是一名老党员,在社区当支书已有17年了。刘腊梅盛赞他“是一名称职的基层干部”,为群众做了许多好事,是那种“特别热心又愿意帮忙的人”。平时,他经常帮助解决大家生活上的需求和难题,“感人事迹说都说不完。”

  他筹资的社区活动中心成了受灾群众的临时安置点

  以前鲊埠老街地方不大,社区居民组织活动要借好几家住户门前的空地,极为不便。张梅森为此事四处奔走,好不容易才筹集到资金为社区居民建了一个社区活动中心。建成后,不仅社区活动在这里举办,谁家有个红白喜事也会借这个场地承办。除了方便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社区活动中心还在今年的防洪救灾中立了大功。“活动中心成为受灾群众的临时安置点,为80多名受灾群众解决了实际困难。”刘腊梅介绍,老支书关心村里基础设施建设的事还不止一桩。鲊埠老街以前有一条逢大水就垮塌的水泥石板桥,该桥是社区内的交通要道又是居民的必经之路,为了大家的通行安全,他筹来资金将石板桥重新翻修了一遍。

  自家房子进水,仍在前线抗洪三天三夜

  鲊埠社区位于资江河边,每年汛期都特别容易受灾,每次防汛抗灾工作一展开,他便日夜守在抗洪第一线。去年抗洪时,张梅森家里的下水管堵塞导致家里进水,“水深三四十公分”,如此危急关头,他依然选择继续坚守战地,身患高血压和糖尿病的他还因此耽误了吃药。到了第三天,水退了,三天三夜也没合眼的他也病倒了。“直接去镇卫生院住了一个多星期才回家。”刘腊梅表示,洪水退后,张梅森家里的东西因为没来得及转移,“家具墙面全泡坏了,所有电器都遭了殃。”

  今年鲊埠社区也遭遇了洪水,当时张梅森已经退休,但心系居民安危的他仍想着帮忙救灾,可由于道路被洪流截断,着急的他只能回家等消息。刘腊梅称,张梅森几乎每隔半个小时就要打电话询问情况,传授他们一些防汛经验。“再三的提醒防汛人员要注意什么,怎么救灾,怎么保护群众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水退后,他第一时间赶到各居民家了解受灾情况,并帮着灾后重建。

  给病危五保户老人熬粥煮汤,陪老人最后一程

  张梅森还十分关心社区五保户的生活状况,八旬老人詹淑田就经常得到他的照顾。老人当时没有地方落脚,张梅森就筹资给老人建了住房。老人没有子女和亲人,张梅森便经常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老人病危时,他还组织社区成员一起照顾老人最后的日子。老人吃不下东西,张梅森就变着花样给她熬粥煮各种肉汤,还陪老人聊天解闷。“咱们轮流看护了一个多星期,他做到这份上太不容易了。”

  张梅森称,被赠送牌匾他觉得很意外。他认为在平时工作中自己还有许多不足,群众却给了这么高的评价,他觉得“受之有愧”,同时大家的盛情也让他感动。“其实都是些份内事,这是一个党员干部应该做的。”退休之后的他每天在家看报、种菜、十分清闲。“谢谢所有关心我的人。”张梅森说,这块感谢牌匾“是最贵重的退休礼物”,只要身体允许他还会一如既往的为大家服务。
 
扫码关注公众号

欢乐迎新年

长沙市政务服务工作“揭榜竞优”现场观摩活动走进世界计算·长沙智谷

长沙望城再启“买房送车”活动,双11送出奔驰汽车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