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市:“四好农村路”连通百姓幸福路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黄爱民]

  华声在线8月22日讯(通讯员 谷宗平 邬昌福)常宁市管养农村公路2167.156公里,外通内连的农村公路网络基本形成。

  美丽农村路“四通八达”,村民的“交通线”逐步变为游客的“风景线”。

  “公路+物流”“公路+文旅”“公路+现代农业”三重驱动,带动年均增收上千万元……

  放眼湖南省常宁市,一条条农村公路纵横蜿蜒,为千家万户铺就幸福生活的“民生基石”。据了解,常宁市交通运输局乡村公路服务所牢记嘱托,以“建、管、养、营”为抓手,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十年间,不仅全市变身大道通途,让百姓感受到真真切切的便捷,更为常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彰显交通担当。

微信图片_20240822144753.png

  路网延伸 全市变身大道通途

  宜水河绕城而过,使罗桥镇、水口山镇纵贯南北,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使得城市和诗意田园紧密融合、交相辉映。

  目前,全市已构建起城市与乡村间“一小时交通圈”格局,这背后离不开农村公路的畅通。

  常宁市交通运输局乡村公路服务所有序推动农村路网提档升级。十年间,加快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新改建农村公路数百公里,新增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农村公路54公里,农村等级公路占比由85%提升至99.6%,乡镇通三级公路达100%,路网密度达265公里/百平方公里,外通内连的农村公路网络基本形成。

  同时,通过实施公路生命安防工程,完成“危桥”改造8座,三四类以上危桥全面消除,农村公路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实施管养一体工程,全面推行落实“路长制”,推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向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转变,2000多公里农村公路纳入管养范围,优良中等路达95%以上。

  如今,农村公路覆盖范围、通达深度、管养水平、质量安全显著提高。“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已成为历史,“出门硬化路、沥青路”化作现实,农村“出行难”得到历史性解决,使群众的获得感不断提升。2023年,常宁市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成功打造交通示范圈60多公里。

微信图片_20240822144757.png

  路通业兴 偏僻山村焕颜重生

  路通,百业兴。常宁市农村公路十分畅达,联通广袤城乡,更串联起机遇与希望。

  曾经藏在我市塔山深山处无人知的瑶族乡,如今摇身一变,成了既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更能记得住乡愁的诗意田园。据统计,塔山年接待游客量上万人次,旅游收入逾千万元。

  天堂山每逢漫山遍野杜鹃花、映山红、格桑花盛开时节,总是挤满了前来赏花打卡体验的人群。

  华丽蝶变的背后,离不开我市农村公路的全力付出。

  据了解,我市“四好农村路”中的“渔罗路”位于罗桥镇和三角塘镇之间,是两地连通的主要道路。沿线串联起了水杉网红打卡路、刘家大院、田野绿世界百万樱花园、瑶族移民村、中国印山、财神洞、古民居等所有文旅项目,成为乡村旅游的强劲引擎。

  “2016年开始,常宁市将农村公路作为推动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突破口,“渔罗路”也在这一期间迎来了升级。不仅路面宽度由原来的4.5米扩至7米,全线还铺设了沥青混凝土,安装了安防钢护栏、修筑硬化了排水沟、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同步修建了公交车站和公路服务站点,还特别在全线打造了公路绿化景观,达到“一条公路、两侧风景、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效果。

  路产融合 “交通线”化作“风景线”

  “渔罗路”是常宁市“四好农村路”建设的缩影。

  常宁市坚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全面优化农村路域环境。随着美丽农村路“串珠成链”行动深入实施,沿线栽种各类树木苗木上十万平方米,建成罗桥—长江村15多公里乡村示范公路,村民的“交通线”逐步变为游客的“风景线”。

  截至目前,常宁市已打造出渔罗路、水杉网红路、西岭油茶路、弥塔公路、洋塔公路等多条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线路,沿线落地“农文旅”项目数十个,乡村旅游综合收入超十亿元。全市基本形成以县道为骨架、乡道为支线、村组道为脉络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实现了与国省干线公路以及城市道路的高效互通,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多措并举之下,全市多个曾经籍籍无名的小村庄,飞出‘山窝窝’,成了‘金凤凰’。

  为进一步促进公路与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常宁市还推动“公路+物流”,持续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站场体系,建成便民服务站数十个,乡村资源流通效率得到明显提升。推动“公路+现代农业”,带领现代农业发展,定制数十条乡村研学基地直达线,整体带动村集体组织年均增收数千万元。

微信图片_20240822144802.png

  数字赋能 推动公路治理现代化

  安装的数百个公路“摄像头”担当着“千里眼”和“顺风耳”的角色。

  近年来,为提高农村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和服务水平,常宁市聚焦“人、车、路”三大要素,积极探索公路建设、智慧出行、高水平推进的行进模式,加快打造数字化农村公路。

  在庙山村、长江村等乡村,一旦发生任何车辆碰撞等交通事故,立马有相关救援人员积极组织进行临时救治,这是村民自发组织成立的,以保障过往车辆的畅通和安全。

  随着乡村旅游逐渐变热,“渔罗路”上各景点自驾车辆也急剧增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针对这种情况,我市乡村公路服务所于急转弯处安装多面广角镜、爆闪灯,同时做好警示防撞桩,安装好波形钢护栏,以保障双向来车时的会车安全,提醒驾驶员,增强急弯会车安全性。

  “渔罗公路”如今已经成为了一条极具文旅价值的“网红观光路”,常宁市坚持“以点带面”,积极推动“渔罗公路”的“辐射”和“映射”功能,带动全方位发展,成为我市其他乡镇争相学习的“楷模”。

  下一步,常宁市将积极融入交通强市建设,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加快“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更好助推乡村振兴。

  


编辑推荐
返回首页 电脑版 | 触屏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