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 华声社区> 精彩专题>正文

社区公益基金丨长沙市望城区西塘街社区:慈善超市汇聚力量 社区基金助力“善”治

2025-07-08 14:15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   [编辑:夏 博]

  编者按:

  社区基金是激活基层治理、汇聚邻里爱心、推动大众慈善的“一池活水”。为深化实践、推进工作,湖南省慈善总会专门组建课题组,深入基层调研社区基金发展情况。期间,发掘了一些优秀案例。特设本专栏分享各地优秀做法,以期启迪工作思路,助推我省慈善公益事业发展。

  

  (记者 肖姗娜)2022年,长沙市慈善事务中心出台《长沙市“慈善超市”标准化建设和管理暂行办法》,推动全市慈善超市建设和创新发展,提升慈善超市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在雷锋家乡望城,便有这样一家特别的慈善超市。

  24小时爱心不打烊慈善超市激活社区慈善新循环

  一张长桌、一套简易医疗检测用具、一叠宣传手册、一个大保温桶,这些东西组成了一个简易的服务台,在高塘岭街道西塘街社区,这个服务台经常会出现在大家身边。

  “这是由我们的慈善超市开展的倾听空间的义诊,然后还有我们的养生茶活动,会有一些政策的宣传,我们还会联动周边的辖区的商家单位,会有不同的活动,主要还是以我们的便民服务为主。”望城区守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李巧表示。

  不出社区便能获得便民服务,这便是西塘街社区慈善超市为居民们打造的家门口的慈善空间。而回到慈善超市,这里的服务类型更是多种多样。

  高嗲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退伍军人,同时他也是长沙市老兵宣讲团的成员,是望城区“五老”金牌讲师以及望城区退伍军人兵锋志愿服务队副队长,不仅如此,他还是西塘街社区慈善超市的一名老志愿者。

  只要有时间,高嗲便会在社区慈善超市值班。欧阳嗲嗲给高嗲打的这通电话,便是慈善超市“倾听10分钟”暖心守护热线发挥作用的体现,在这里,志愿者24小时轮流亲情守候,实现“24小时全方位、全天候服务”。

  “大家争着做志愿者,又不计报酬。我也是志愿者,搞了好几年了,我自己是个老党员,做志愿者是应该的。高嗲是我们的学习榜样,每一次他都带领我,哪里搞志愿者有什么事情,他就喊着我们去了,有求必应。”西塘街社区居民欧阳逢春表示。

  西塘街社区志愿者高国良告诉记者:“红色宣讲已经是700多场次,志愿服务是4万余小时,资助了各类残疾人151人,资助贫困学生112人,我们是新时代的志愿者,肩负着新时代的使命与责任担当,那我们就要热心地以满腔的热血专业的态度务实的精神创新的思维积极地投入到志愿服务当中去 。”

  在高嗲这样的榜样的带领下,西塘街社区志愿服务氛围越来越浓厚,社区慈善超市不仅服务居民,也为志愿者们提供了活动阵地。

  “我们超市日常开放可以给居民进来休息,然后我们还设有工具墙,大家可以过来借用,超市货架上的物品志愿者可以拿积分进行兑换。每一个志愿者都会给建档立卡,会有小册子,工作人员定期给他去进行积分登记,然后他再用里面的积分兑换货架上的物品。我们是想人人都来争当志愿者,哪怕他是做一件很小的事情,我们都可以给他建立我们的志愿者档案,然后用积分来兑换。”望城区守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李巧表示。

  志愿服务、慈善助力。西塘街社区慈善超市俨然成为了汇集慈善文化传播、志愿活动、积分兑换、文化体验、成长赋能等综合性的慈善平台。

  西塘街社区党总支委员、居委会委员周静表示:“西塘街社区慈善超市的初心跟初衷一直都是服务群众,为辖区居民提供有温度、有质量的社区服务,增添居民的幸福指数,也通过慈善超市这个平台让更多居民们都来关心、支持、参与社区慈善帮扶工作,搭建一条互助互惠的爱心桥梁,把雷锋的大爱播撒在每个人的心中,下一步我们也将进一步推广和落实以志愿服务时长兑换物资+服务的方式,积极探索‘资金+物资+人文关怀’的多重帮扶机制,擦亮‘慈善超市’品牌。”

  用“小积分”撬动“大慈善”,以“家门口的幸福空间”编织社区互助网络。在这里,慈善不是单向的施与受,而是全民参与的爱心循环。而这一慈善火种也必将照亮更多街巷,让慈善超市成为城市最温暖的民生地标。

  慈善超市开展爱心义卖帮扶社区困难群众

  在开福区金帆社区,“慈善超市”一改多数借用办公用房的形式,而是直接入驻社区商超,与社区商超共同营运。同时,金帆社区还推出“爱心义卖”等多种围绕“慈善超市”展开的慈善形式,将传统的“输血式”志愿服务向“造血式”慈善超市转变,将义卖盈利部分捐入社区发展基金账户,并通过社区发展基金为辖区内有需要的群众提供物质帮扶、志愿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多元化民生服务,构建一个“社治+慈善+商超”的综合性慈善枢纽服务平台。

  在开福区金帆社区的六一超市内,一处醒目的标识吸引着来往采购的居民。金帆社区的“慈善超市”就设在此处。虽然面积不大,但商品种类繁多、样式齐全,得以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开福区金帆社区党委书记吴晶告诉记者,社区居民只要愿意报名参加社区的慈善志愿活动,便可以凭借活动时长获得志愿积分,而志愿积分则可以用来兑换慈善超市中的商品。

  “更大范围地是激发了居民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让大家能够加入社区建设中,居民自治,建言献策,群策群力,发挥集体的智慧。”吴晶表示。

  自去年7月份起,社区想打破“慈善超市”单一的仅靠捐赠物资而运营的模式,这一想法得到了志愿者团队的响应。大家伙儿有力出力,各展所长,“爱心义卖”应运而生。据了解,志愿者们会在闲暇时间编织手作各类精美小物件,每周不定期摆摊贩卖,并将所得盈利部分捐入社区发展基金账户,并通过社区发展基金为辖区内有需要的群众提供物质帮扶、志愿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多元化民生服务。

  金帆社区是个典型的老旧社区,老龄化较为明显。其中,五保户与残疾人口是一大难题,“爱心义卖”开展以来,社区长期以捐赠钱款与物资的方式帮扶社区困难群众。戴辉就是其中一员,今年54岁的她因为先天残疾,生活不便,社区了解她的难处后,常常购买些生活物资送到她家中。

  “他只要需要什么,我们就送来,我们会经常去上门去问一问他们。”吴晶表示。

  在六一超市“慈善超市”展柜的旁边,还有一个显眼的展柜,上面摆放着米面粮油等特价商品。社区内的贫困群众可以几乎已原价对半的价格购买到这些生活必用品。

  “举个例子,油正常价是85元,但是我们对社区提供的困难群众、需要帮扶的或者高龄老人之类的,我们就可以以慈善价卖出去,慈善价就只要45块9,基本上接近半价了,这个价格是进价都拿不到的,只有发动大家的积极性爱心才能继续下去。”六一超市老板肖瑞表示。

  截至目前,金帆社区“慈善超市”共联动企业商户20家,开展公益活动10余场,受益人次达2000余人,提升了社区居民的慈善意识与参与度;助学、助残、助困对象30余人,资助金额近4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金帆社区“慈善超市”获得了居民们的高度评价,居民普遍认为其不仅提供了便利的购物环境,还促进了社区和谐与资源循环利用。

  “我们还是想把现有的模式继续做好,再优化,同时也有一个想法,想之后在跟六一超市进行下一步的合作,在六一超市的前屏开展爱心集市。”吴晶表示。


  金帆社区党委厚植“全民公益”发展底色将传统的“输血式”志愿服务向“造血式”慈善超市转变,初步形成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辖区慈善事业的社区治理新格局,实现慈善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循环利用,促进社区发展,助力社区建设,实现“社区慈善”。

责编:夏 博

一审:黄爱民

二审:蒋俊

三审:蒋宇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

扫码关注公众号
分享到微信
海报丨春分日,种下一片希望

海报丨春分日,种下一片希望

H5|惠民集市上货图

H5|惠民集市上货图

【图解】条条大道至远方,湖南公路今年这样建

【图解】条条大道至远方,湖南公路今年这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