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4月4日讯(通讯员 袁静
易琳)4月3日,长沙市天心区城南路街道白沙井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天心区恒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年轮康养居家养老服务站温情开展了一场“手作青团
情暖春日”清明节主题活动。30余位社区老人与天心区教育局幼幼黄兴幼儿园的萌娃结成“跨代搭档”,揉青团、话民俗、承匠心,在指尖跃动的传统技艺中赓续文化根脉。
青团捏出“老手艺” 童声叩响“传承门”
4月3日上午9时,服务站操作台上艾草汁、糯米粉、豆沙馅等原料整齐列阵。72岁的张玉芳奶奶率先挽袖示范,指尖翻飞间将揉面诀窍倾囊相授:“艾草汁要分三次加,像揉云朵那样轻轻推压,香气才能钻进每一寸面皮。”五岁的乐乐趴在案台边,目不转睛地模仿老人手势,将青团捏出俏皮的燕尾褶:“奶奶说这是清明‘小绿袄’,穿上就能把春天带回家!”
创意青团展新意 代际对话暖夕阳
活动现场,退休教师李淑梅带领萌娃玩转“青团变形记”——豆沙馅绽开笑脸,芝麻团化身熊猫,创意作品引得手机镜头频频聚焦。“以前清明跟着母亲采艾草,现在教孩子做青团,这就是传承啊。”李淑梅轻抚孩子头顶,轻声说到。孩子们将亲手制作的青团捧给老人品尝,银发族则讲述起折柳踏青、寒食禁火的故事,传统记忆在童言稚语中悄然流转。
文化根脉植沃土 社区共筑连心桥
“一老一小恰似古树与新芽,唯有共生共长,文化之林才能生生不息。”白沙井社区党委书记谭莎表示,活动通过“老带新”模式,既为空巢老人注入情感慰藉,也让儿童在寓教于乐中深植文化认同。活动尾声,老人们手把手教孩子将青团装盒打包,温暖对视中恰似清明雨润泽大地,让民俗精粹在代际接力中焕发新生机。
(一审:龙晓龙 二审:卢小伟 三审:蒋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