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4月3日讯(通讯员 黄志东 陈蓓蓓)青铜与彩陶碰撞千年文明,创意书设计点亮课堂。为深化美术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专业素养,4月1日,江华瑶族自治县2025年中小学教师初中美术教学竞赛活动在思源实验学校初中部举行。活动中,毛卯玲、唐淑云、钟静三位老师以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带领学生穿梭文明长河,用画笔与创意谱写了一曲跨越时空的艺术交响。江华思源实验学校毛卯玲老师获教学比武一等奖。
毛卯玲老师以商周青铜器为切入点,通过高清文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饕餮纹、云雷纹的构成规律,探索青铜器具的精美。当学生惊叹于青铜器“狞厉之美”时,毛老师让学生共同制作古代青铜器具。学生们分组讨论后,用超轻黏土模拟铸造青铜器具,在塑造中触摸青铜器的温度。课堂尾声,一组组学生将青铜器具与自我设计融合,创作出兼具自我特色与古朴美感的青铜器具,展示了千年文明的独特魅力。
唐淑云老师用四大发明打开了书籍设计的时空之门,她从蔡伦改进的纸张到活字印刷的革新,娓娓道来书籍装帧的演变,将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巧妙联结,学生们眼中闪烁的好奇与自豪,为课堂注入了厚重的文化底色。她展示各种类型书籍的经典设计,拆解书籍封面、扉页、版式设计的奥秘。唐淑云老师以经典童话《小王子》为灵感,带领学生探索书籍封面的艺术世界。通过解析封面设计的构成要素、色彩搭配与情感表达,学生们化身“小设计师”,用画笔和巧思为这部文学经典“穿上新衣”。
钟静老师的彩陶课从一则仰韶先民的AI短片切入,她带领学生梳理彩陶纹饰的演变脉络,不仅现场让学生触摸彩陶,还通过敲击彩陶和瓷器让学生感知彩陶的魅力。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多种感官的结合,加强了学生对彩陶的感知。从半坡类型的人面鱼纹到马家窑类型的漩涡纹,揭示纹饰从具象到抽象的审美进化。最后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描绘彩陶纹饰,学生不仅能掌握彩陶纹样的绘制技法,还能深入理解新石器时代先民“以纹载道”的艺术智慧。
本次赛课不仅展现了江华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更折射出“大美育”理念的落地,也让每个孩子在艺术实践中发现美、创造美、传递美。据悉,当日,该县中小学语文教学竞赛也在思源实验学校举行,该校何冬梅老师也获得教学竞赛一等奖。
(一审:罗江龙 二审:卢小伟 三审:蒋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