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4月1日讯(通讯员 余洋)3月31日,长沙市望城区月亮岛街道天鹅塘社区联合长沙市望城区七彩天鹅志愿服务队在辖区“V”锋益站(月亮岛天街站)志愿服务站点组织开展心肺复苏(CPR)及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急救知识专项培训。20余名社区志愿者参与此次活动,在理论学习与实操训练中掌握“救命技能”,让“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融入邻里守望的日常。
天鹅塘社区以志愿服务站点为阵地,将急救培训作为志愿者赋能的重要内容,着力打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社区应急响应队伍。据了解,这次开展培训的“V”锋益站平日承担着便民服务、户外劳动者港湾等功能,此次升级为“急救科普角”,正是社区推动志愿服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
培训特邀社区志愿者,同时也是湖南省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师刘昭进行培训授课。“黄金抢救时间只有4-6分钟,心肺复苏的每一个动作都可能挽回生命!”从急救黄金时间、判断意识与呼吸、胸外按压要点等基础理论讲起,详细拆解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在AED设备使用环节,志愿者现场展示设备外观、语音提示功能及电极片粘贴位置,特别提醒“除颤前务必确保周边环境安全”的关键细节。
“双手交叉、掌根重叠,垂直向下按压,频率保持每分钟100-120次……”在实操环节,志愿者一一使用模拟人及AED训练机,在讲师一对一指导下反复练习按压深度、回弹幅度及人工呼吸配合。长沙市望城区月亮岛七彩天鹅志愿服务队队长朱良成表示:“在益站值班的志愿者真的需要学会这些技能,学会这个心里就有底了,以后服务过程中万一遇到紧急情况,再也不会干着急。”现场气氛热烈,不少志愿者拿出手机录制操作视频,以便课后复习。
“以前觉得急救是医生的事,现在知道普通人也能成为‘第一施救者’。”王阿姨的话道出了志愿者的共同心声。随着社区“V锋益站”急救培训常态化开展,越来越多居民正从“受助者”转变为“助人者”,让“邻里相亲、守望相助”的文明新风,在一次次技能学习与爱心传递中落地生根。
下一步,社区将持续整合资源,推出创伤处理、家庭急救等系列培训活动,推动“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为打造安全、温暖的幸福家园注入“志愿力量”。
(一审:龙晓龙 二审:卢小伟 三审:蒋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