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3月31日讯(通讯员 赵冠群 易素玉)在湘潭县谭家山镇,有一位被群众亲切称为“冯干部”的社工——冯枝花。自2018年投身湘潭县民政社工工作以来,她八年如一日,扎根基层,用“助人自助”的理念,为困难群众点亮希望之光,传递温暖力量,成为他们坚实的依靠。
精准救助,点亮希望之光
面对乡镇社会救助对象分散的实际情况,冯枝花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困难群众家中,精准识别救助对象并提供帮扶。谭家山村的唐泉(化名)肢体残疾,母亲意外摔伤后,家庭陷入经济困境。冯枝花迅速行动,协助其申请到2000元临时救助,缓解了燃眉之急。红星村的唐卉(化名)一家,父亲患病,母亲患有精神疾病,妹妹正在读高三,全家仅靠低保度日。冯枝花积极链接公益慈善资源,为他们争取到现金和物资慰问,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土地庙社区的曾健(化名)精神残疾,母亲朱秋云独自居住,冯枝花不仅经常上门陪伴老人,还帮她申请了医疗救助,并为其链接到爱心冬被,让老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爱心服务,传递温暖力量
冯枝花下乡走访时,总是随身携带理发工具,为老人和残疾群体免费理发。她手法娴熟,服务贴心,深受群众喜爱。得知困难群众农副产品滞销,她利用身边人脉帮助销售,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她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在面对生活习惯差的精神残障对象陶军(化名)时,冯枝花手把手教他叠被、穿衣、打扫卫生,助他学会基本的生活自理。陶妈妈感激地说道:“我现在已经把小冯当成自己的另一个女儿了。”
贴心陪伴,成为坚实依靠
低保户刘云(化名)瘫痪在床二十年,疾病缠身,焦虑绝望。冯枝花定期探望,为他疏导情绪、代购药品。刘云有就医或其他照料需求时,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求助于她。冯枝花也会及时联系志愿者,协同一起接送其就医,为其办理入院、出院手续。几年来,刘云将她视为自己的依靠,视她为救命恩人,为表达感激之情,特意为她赠送了定制锦旗。智力障碍的唐林(化名)父亲去世后住进精神病院,冯枝花常自费带着食品去探望。每次见面,唐林都眼含泪水,紧紧握住她的手不愿松开,对她依赖无比。
冯枝花用行动诠释了社工的担当,把温暖送到困难群众心坎上。她和伙伴们默默耕耘,无私奉献。面对群众的信任和赞誉,她坚定地表示:“只要群众需要,我就会一直在!”
湘潭县意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董事长左雅琴介绍,在莲乡大地上,有像冯枝花一样的三十多位民政社工,如同一盏温暖的烛光,照亮着困难群众前行的路,传递着爱与希望,让他们的生活更加有滋有味。冯枝花的故事,不仅是一个社工的坚守与奉献,也是社会温暖的缩影,更是每一位民政社工人爱岗敬业、为民爱民的初心情怀。
(一审:龙晓龙 二审:卢小伟 三审:蒋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