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 华声社区>社区观察>正文

住新居 促增收 拓宽致富路——慈利县扎实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

2023-04-27 12:27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黄爱民]

  华声在线4月27日讯 (通讯员 李琴) 近年来,慈利县坚持围绕“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总体目标,科学统筹、精准施策,持续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

9.1.png

补齐配套设施短板,提升搬迁群众满意度

  将全县94个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迁入地乡村振兴规划统一建设管理。近年来累计投入1689.5万元,健全了各安置区水电、道路、绿化、亮化、消防、文体等社区配套服务设施。同时,建立管护机制,落实了维护管理责任,定期开展住房安全、消防安全、地质灾害隐患等排查、整治,确保安置区住房安全、配套设施正常使用、搬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积极推动教育、医疗、社会福利、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扩容升级,确保搬迁群众便捷共享公共服务资源。

9.2.png

推进后续产业就业扶持,夯实脱贫基础

  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产业发展纳入“十四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采用“直接+委托”产业帮扶模式,实现4044户搬迁群众产业帮扶全覆盖。认定吸纳74家企业为就业帮扶载体和产业帮扶基地,开发利用好搬迁群众原有承包地等资源,发展经济果林、中药材种植等特色产业,通过采取土地入股、资金入股、优先劳务用工、光伏扶贫、发展主导产业、签订产品回收协议、技术培训等“七种”帮扶发展方式,与搬迁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拓宽了搬迁群众的增收渠道。进一步加强对建档立卡搬迁群众转移就业的支持力度,深化劳务协作,优化有组织的劳务输出。结合群众意愿和专业技能,精准组织劳务输出引导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搬迁群众转移就业。

9.3.png

加强安置区社区治理,促进搬迁群众社会融入

  推进公共文化资源向搬迁安置区倾斜,为搬迁群众提供更多更好公共文化服务,丰富搬迁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通过探索“村(社区)—安置区管委会—楼栋长”层级管理机制,选派工作队入驻安置区,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创建、劳动模范评比、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法治宣传教育等活动,切实提高搬迁群众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促进迁入地新老居民人际交往、文化交流、情感交融,全县94个集中安置区管理有序,搬迁群众有事找组织,有了浓浓的归属感。


(一审:龙晓龙 二审:余画 三审:谢峰)

扫码关注公众号
分享到微信

欢乐迎新年

长沙市政务服务工作“揭榜竞优”现场观摩活动走进世界计算·长沙智谷

长沙望城再启“买房送车”活动,双11送出奔驰汽车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