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2月14日讯 (通讯员 刘蓉 柳建英) “真的谢谢你们!在我生病时,你们给我送来药品;在我感到这个寒冬过不去时,你们又给我送来了棉被、食品;在我心里过不了自己那道坎时,又是你们不厌其烦地劝导我,我现在想开了,要回家了……”2月14日一大早,江苏籍流浪人员戴某元将一面“救助服务暖人心,为民解忧胜亲人”的锦旗送到了长沙市芙蓉区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站站长刘兴华手中,表达对救助工作人员热情、无私帮助的感激之情。
69岁的戴某元,是2022年10月13日芙蓉区救助站外展工作人员熊启承在五一大道巡查时发现的一名流浪人员,面对救助站工作人员的劝导,他不理不睬。11月16日晚,熊启承巡查至长沙佳兆业广场地下通道时,发现戴某元因尿道炎疼痛难忍趴在地上,劝其前往医院治疗,但戴某元以是老毛病为由不愿到医院治疗,只说买盒土霉素消炎即可。第二天,熊启承在诊所咨询医生后购买了左氧氟沙星消炎药和医用湿纸巾给其送去,老人已不在原地。因其无手机,工作人员无法联系上他,只能将药品随身带,方便遇上随时给他。19日00:22,睡在芙蓉华天大酒店旁过街通道里的戴某元收到工作人员送来的药品,意外的温暖让他感动不已,也因为这次的雪中送炭见真情,拉近了老人与救助站工作人员之间的距离。
此后,工作人员多次给予戴某元临时性生活救助,老人也逐渐向工作人员敞开心扉:“多年前,我因个人原因离家,一直在广州、云南、浙江多地打工,维持基本生活。2020年来到湖南后疫情爆发,因没有身份证无法做核酸检测也找不到工作,便开始流落街头。”工作人员运用“同理心”道出老人内心担忧,唤醒老人长期自得其乐的自我封闭世界,给予其善意而建设性的客观意见,劝导其返乡或寻求亲友帮助。老人在没有感到被指责与批评下,开始反思自己混乱和迷糊的现状。2023年2月12日,在沟通交流中,老人表示愿意前往广州投靠朋友找份工作结束流浪生活,工作人员对其的思想转变开心不已,逐一帮其剖析无身份证给生活带来的不便之处,加之年纪偏大,在广州找工作可能会更难,建议其还是先返乡恢复户口办理身份证,同时修复人际关系,争取在家安享晚年,结束漂泊的生活。在工作人员的耐心开导下,老人终于打开心结,愿意凭救助站的救助编号领取返乡车票回家安享晚年,不再流浪,戴某元对芙蓉区救助人员这段时间的耐心劝导、细心照顾非常感动,于是便有了前面送锦旗一幕。
“这面锦旗赋予着流浪人员对我们的信任,对我们的认可,也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芙蓉区救助站站长刘兴华表示,救助站将继续压实救助工作,强化救助责任,同时激活慈善资源,通过购买社工服务与鼓励志愿服务多种方式参与社会救助,不断提升救助服务水平,让每一位在外流浪的人员感受温暖,早日回归家庭。
(一审:余画 二审:卢小伟 三审:谢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