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盛,仓廪将实。
9月23日,农历秋分,
迎来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全国各地庆祝活动丰富多彩,
四川德阳、湖南长沙、浙江嘉兴
三大主会场活动最受关注,
分别代表长江上、中、下游农耕文明。
围绕“庆丰收、感党恩”主题,
川湘浙三个主会场联动,
以系列海报展现共拥黄金水道
同走黄金“稻”路的不凡历程。
我们,都有历史悠久的农耕底蕴——
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古蜀先民3000多年前已种植水稻,留下了三足炊器等精美文物;
在湖南,澧县城头山,6500年前已出现原始储水灌溉系统,是世界最早的成熟水稻田之一;
在浙江,金华上山遗址,碳化米粒显示10000年前先民已开始耕种水稻。
我们,都有改革创新的不竭动力——
在四川,广汉金鱼镇,较早试行“包产到组”,载入中国农村改革史册;
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是“精准扶贫”首倡地,拉开全国脱贫攻坚大幕;
在浙江,湖州安吉,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
我们,走同样的丰收之路——
四川水稻种植面积始终稳定在2900万亩左右,2020年粮食产量达到705.5亿斤;
湖南连续多年粮食产量稳定在600亿斤高位;
浙江2020年粮食总产121.2亿斤,创5年新高,2020年首次出台早稻订单全覆盖政策,实现应收尽收。
我们,有不同的美食味“稻”——
四川的南充米粉、宜宾黄粑色香味俱全;
湖南的津市米粉、糖油粑粑名闻遐迩;
浙江嘉兴粽子、龙游发糕令人垂涎欲滴。
我们,一起为“稻”辛勤攻关——
四川有长江上游最大的杂交水稻研发基地;
湖南有著名上市公司隆平高科,杂交水稻业务全球第一;
浙江诞生了全国首个国家水稻分子育种智能示范基地。
我们,一起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在四川,搭载“北斗”的自动导航无人驾驶插秧机已经投用;
在湖南,2021年全省首个无人农场项目投入运营,过去5年,湖南共建成现代农机合作社3000多个;
在浙江,2020年农机装备制造产业总产值高达790亿元。
粒粒皆辛苦,汗滴禾下土
中国农民
创造了以不到世界1/10的耕地
养活世界近1/5人口的奇迹
我们在川湘浙
致敬中国亿万农民
愿每分辛劳都有金黄的收获!
新湖南、川观新闻、浙江新闻联合出品
策划:
新湖南 张尚武、胡盼盼
川观新闻 曾东平、陈俊、王成栋
浙江新闻 薛妍辰、吴桑
设计:
川观新闻 刘津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