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 华声社区>社区观察>正文

“社区营造”打造幸福家园

2018-05-02 16:07  [来源:新民晚报]   [责编:黄爱民]
  近年来,上海在社区治理、社会网格化管理等方面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但随着传统的邻里与家庭关系被打破,整个社会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子女成家立业后大多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空巢化家庭已成为常态,老人的生活重心势必将向社区倾斜。打造一个高度活跃、和睦友善的邻里关系,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

  被称为“社区营造”的社区问题解决方案近年来颇为流行。社区居民通过自治共治,解决当下面临的难题,为共同的福祉共同努力,并在此过程中形成紧密友善的社会关系。在采用“社区营造”理念的新建小区,往往在物理空间上预设一些公共活动空间,专门用于“社区营造”,并有专业团队运营,居民可以借此开展亲子、文体、为老、公益等活动,目标就是让整个社区的居民在短时间内成为熟人。

  在上海,也有类似探索,例如嘉定区信义嘉庭小区,就是按照“社区营造”的理念进行规划,在建造小区的同时配备专用公共空间以及后续的软件服务,这可能会成为未来上海新建住宅小区的一种趋势,在设计规划阶段,就将“人情社区”的打造作为重要考量。

  对于那些已建社区,完全可以利用好现有空间,对公共空间进行优化改造。上海目前有一个问题,政府设立的公共服务空间往往人气不足,而群众“喜闻乐见”的公共区域又往往是自发形成、自由生长,两者的结合存在偏差。其实,上海在绿化空间的建设上全国领先,每隔500米就会有公园、花园、绿地,是周边社区人气最足、使用率最高的区域,“小绿地”优势应被充分利用。

  我曾在华山绿地观察了半天,在那里居民已经自发形成了十多个社群,有遛鸟、遛狗、遛小孩、广场舞、太极拳什么都有,且不分职业人群,关系非常融洽,基于兴趣建立的天然社交,是开展社会工作的最佳土壤。但按照“社区营造”的理念,仅仅有公共空间还不够,配套服务软件也要跟上。

  上海城市发展的目标,不仅在于追求“高度”与“速度”,更重要的是城市的“温度”。一个充满人情味的社区将对市民获得感、幸福感起到极大的提升作用。我建议通过对城市治理的升级,强化“社区营造”建设,告别“鸡犬相闻不相往来”的尴尬,让社区成为温暖、和睦、互助的幸福家园。

   作者: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 王战(新民晚报记者 李一能 整理

扫码关注公众号

欢乐迎新年

长沙市政务服务工作“揭榜竞优”现场观摩活动走进世界计算·长沙智谷

长沙望城再启“买房送车”活动,双11送出奔驰汽车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