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 华声社区>社区要闻>正文

平安社区里的“平安密码”

2019-12-10 18:13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林风]


图片1.png

10月27日21时,巡防志愿者来到集里中学门卫室,他们受到了集里中学值班人员的双手点赞。


  华声在线12月10日讯(通讯员 胡吉星 图/贺再亮)“您今天才从外面旅游回来,先在家好好休息,晚上的巡防就不用去了吧。”“没事咧,我身体吃得消,下午已经休息好了,不耽误晚上的事。”10月27日18时许,在陶瑞华家中,来访的集里桥社区工作人员话刚到嘴边,陶瑞华就婉拒了这份“好意”。


  年近七旬的陶瑞华家住集里桥社区金马南园,前几天,她和老伴前往西安旅游,为了不耽误当晚社区的巡防活动,两人准时赶回浏阳。事实上,自参加社区“五全”大巡防活动以来,她和老伴每次都坚持准时到岗。


  陶瑞华和老伴的坚持,只是集里桥社区积极发动居民参与群防群治,推进平安社区创建活动的一个缩影。


图片2.png

志愿者陶瑞华夫妇旅游刚回家,就立马参与五全大巡防,从不缺席。


  推出电子喇叭“打更”,一坚持就是8年多;开展“五全”大巡防,三年多时间从未间断;组建“小巷大管家”志愿服务队,破解老旧小区管理难题……在平安社区创建活动中,集里桥社区通过一项又一项创新举措,同时坚持将每一个举措都付诸实践,不仅让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社区也先后获评“湖南省和谐社区”“长沙市平安社区”“长沙市法治社区”。


  电子喇叭“打更”提醒防火防盗

  从被居民误会为噪音到人人觉得不可或缺


  “各位居民请注意,防火防盗关煤气,关门落锁断电源,提高警惕莫大意!”每天白天上午,晚上7点至9点半,“黄帽子”志愿者游飞跃和黄文彪就会轮流骑着警用电动摩托车在集里桥社区大街小巷用电子喇叭“打更”。


  “上午和晚上两个时间段,两个人每天轮流着来,主要是提醒居民防火防盗。”今年年初,从事保安工作的游飞跃得知集里桥社区招募“巡逻打更员”,他和同事黄文彪在第一时间就报了名。“平常下班后闲着也是闲着,自己能为社区出份力,做一些志愿服务也是应该的。”游飞跃憨厚地说。


图片3.png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集里桥社区电子喇叭打更巡防员风雨无阻每天穿梭在辖区的大街小巷提醒居民加强防范。


  集里桥社区地处集里街道繁华的中心地带,区域面积1.5平方公里,居民5000余户、2万余人。以前,社区小偷多,自行车、电动车、居民家中财物等被盗现象常见。


  “记得刚来社区工作时,我和社区民警、巡防队员经常通宵蹲点抓小偷,两三年里,我们亲手将作案小偷扭送派出所的就有十几起。”集里桥社区党委书记汤勇回忆,那时虽然大家工作很卖力,但群众对平安创建、综治民调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率却并不高,这也让他感到困惑。


   为确保社区群众安居乐业,从2011年开始,汤勇创新工作方法,在社区推出电子喇叭“打更”,并自编4句话的顺口溜,提醒居民睡觉关门关窗、出门落锁、断电源等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和自我保护意识。


  “这个电子喇叭‘打更’的办法,可以说最‘土’、最原始,但也最有效。”在汤勇看来,电子喇叭“打更”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了四个作用:震慑了犯罪份子、提醒了居民、降低了发案率、提升了综治民调满意率。“以前社区一年曾发案85起,现在降至年平均不足15起,有时甚至连续几个月零发案。”


  8年多如一日,在集里桥社区,简单的4句话已家喻户晓。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冬腊月,社区“巡逻打更员”都会带着电子喇叭准时出现。当地居民黄宾华有过几次忘记关门、关煤气的经历,幸好电子喇叭提醒了她。她笑着说,“开始时觉得是噪音、很吵,现在是哪天没听到这个声音,就会不习惯、睡不着。”


  超过30%居民曾参与“散步式巡逻”

  从巡逻时感觉很别扭到如今觉得特别光荣


  晚饭后,绕着小区走上几圈,这是许多人的健身习惯。近三年来,在集里桥社区,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饭后散步的行列。不过,与普通的散步不同,他们都佩戴着红袖章,身穿着反光背心,还配备了对讲机、警棍、防暴叉等装备。这是该社区坚持了三年多时间的“散步式巡逻”。


图片4.png

三年多时间来,志愿者曾桂香坚持巡防,每到一处他们都认真查看,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和可疑情况。


  2016年5月,集里街道启动“五全”大巡防活动,构建“全员化、全覆盖、全天候、全稳控、全保障”的“五全”防控体系,即在社区以网格为单位,每个网格组建一支不少于20人的巡防队伍;村以片区为单位,每个片区组建一支不少于15人的巡防队伍,所有巡防队员巡防时佩戴统一编号的“红袖章”。


  “红袖章”们既有退休的大爷、大妈,也有身强力壮的中年人、小伙子;既有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上班族,也有很多当地在职、在册的党员。他们每天晚上7点至9点半在自己社区开展“散步式巡逻”,都是自愿参与。


  “只要社区有需要,我肯定是随叫随到。”听说集里桥社区要组建“红袖章”巡防队后,居民曾桂香立即报名参加,并拿到了编号为“02-017”的红袖章。虽然没有报酬,三年多时间来,每次巡逻活动她都坚持参加。


  对于“散步式巡逻”,社区居民余瑞文同样感触颇深。她告诉记者,刚开始戴红袖章、穿反光背心巡逻时,自己感觉十分别扭和不习惯,而现在就觉得特别光荣,更有一种特别的责任感。“保一方平安,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很开心能为社区尽一份绵薄之力。”


  “组建‘红袖章’巡防队,旨在提高街面的见巡率,及时排查不稳定因素和化解矛盾纠纷。”汤勇说,“红袖章”巡防队主要是为了形成一种防控声势和震慑作用。遇到意外情况,为了保证安全,社区鼓励他们迅速通报信息,而不是与不法分子正面对抗。


图片5.png

每当夜幕降临,“五全”大巡防队员就会准时出现在街头巷尾,为居民保驾护航。


  据介绍,自“五全”大巡防活动启动以来,集里桥社区“红袖章”巡防队由最初的35人发展到目前的150余人,同时,还有许多居民带着孩子一起跟随巡防队开展“散步式巡逻”。截至目前,该社区累计有超过30%的居民参与过巡逻防控,大大降低了辖区入室盗窃、诈骗等侵财类案件发案率。


  小巷有了大管家却是熟人好办事

  破解小区管理难题 打通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在城市管理过程中,背街小巷是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作为城市的“神经末梢”,背街小巷因为承载了城市的众多居民,加上又是各种遗留问题的积聚区和矛盾结合区,长期存在的道路破损、小区破旧、治安混乱和环境脏乱差等问题,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为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增强居民自治意识,和谐社区邻里关系,今年2月份,集里桥社区创新街巷管理新模式,组建了一支“小巷大管家”志愿服务队,招募了21名“小巷管家”,实现辖区21条背街小巷全覆盖。


图片6.png

大塘冲二段的小巷大管家向小区门卫宣传扫黑除恶知识,并叮嘱门卫加强流动人员信息登记。

 

  今年72岁的老党员汤华芝就是小巷大管家中的一位,负责的区域是大塘路二段。今年上半年,在一次巡逻过程中,汤华芝发现社区金马南园临街门面出现下水道堵塞问题,经小区业委会和临街商户多次疏通,都未能解决。


  为帮助临街商户解决这一难题,汤华芝及时向集里桥社区反映。社区便派人赶到现场,又召集小区业委会和商铺业主协调会,经专业疏通公司人员实地勘察,制定解决方案,没过多久,困扰居民和商户多日的心病就被根除。


  “多亏了汤老,及时帮我们向社区反映问题。现在大家遇到什么事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他。”在大塘路二段上经营一家门面的邹丹对“小巷大管家”竖起大拇指。而对于群众的表扬,汤华芝直言,“自己在部队当过兵,现在虽然退了休,但受党的教育多年,还是希望能够能发挥自己的余热,自己也高兴些。”


  俗话说,熟人好办事。正因为有了许多像汤华芝这样热心的“小巷大管家”,通过对辖区进行日常巡查、传递社情民意、劝阻不文明行为,才能把家门口的小街小巷,像自己家一样管理起来。


  “许多背街小巷附近的老旧小区没有物业管理,不少小区自我管理的能力也不足,有的处于事实上的‘无人管理’状态。”汤勇介绍,实行“小巷大管家”模式,让来自社区的热心“小巷大管家”来名正言顺的管理街巷,不仅有效调动地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破解了老旧小区管理难题,还为打通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提供了新思路。


扫码关注公众号

欢乐迎新年

长沙市政务服务工作“揭榜竞优”现场观摩活动走进世界计算·长沙智谷

长沙望城再启“买房送车”活动,双11送出奔驰汽车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