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 华声社区>社区人物>正文

陈吉军 | 公益让我看见更好的世界

2018-07-20 16:29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祁婷]

2017年7月
抗洪救灾中,陈吉军与志愿者商量捐赠事宜


陈吉军和公益小天使参加
2017年青年社会组织年会

  作者 宁应

  陈吉军认为,公益真正的力量,是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更多的人参与公益,传播正能量,进而构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侠客”江湖的浮沉

  陈吉军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外公、父亲、叔叔,还有家里的两个哥哥,都是部队军人。这样的成长环境,也让陈吉军从小就对军旅生活充满向往。1999年,陈吉军如愿进入南海舰队服役。

  2008年,陈吉军从部队退伍,回到家乡湖南。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注意到了媒体上刊登的民间反扒人士招募令。因为之前有过相关反扒经验,本着“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情怀,7月,陈吉军牵头成立了长沙市青年志愿者反扒大队,这是湖南省第一支民间反扒志愿者服务队。

  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反扒大队战绩斐然,在数次行动里,他们抓获了20余名犯罪嫌疑人,为群众挽回了数十万经济损失。很快,反扒大队在长沙声名鹊起,当时有媒体把他们称为“反扒联盟”,给与他们很高的评价。2009年,陈吉军被长沙市文明办评选为“文明市民标兵”,2010年,长沙市青年志愿者反扒大队被评选为“长沙市优秀志愿者团队”。

  广受赞誉的同时,反扒大队也饱受争议。2009年,一篇题为《长沙民间反扒能走多远》的深度调查稿见诸报端,民间反扒被推到风口浪尖。实际上,从成立开始,反扒大队就是一支充满矛盾的队伍。

  作为一个民间组织,反扒大队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也没有去民政部门登记注册。从制度层面来看,反扒大队的确是一个非法组织。反扒队员们经常自嘲:我们在做正义的事,但我们每天都在违法。

  其实,民间反扒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规定:正在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及时被发觉的,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

  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作为“非法”的民间组织,陈吉军和反扒队员们在抓捕行动中如履薄冰。每次行动之前,陈吉军都会和队员强调,我们不是职能部门,没有执法权。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为了控制现场和震慑小偷,反扒队员和小偷经常会发生肢体冲突,反扒大队也因此遭到多方的指责。很多次,反扒队员将小偷送到派出所,不敢提反扒大队,只能说自己是见义勇为。

  有一件事,陈吉军和队员们至今难以释怀。

  2009年5月1日,4名反扒队员在解放东路和车站路交界处的一个公交车站蹲守,抓到一个偷了钱包和手机的小孩,双方陷入僵持。陈吉军赶到后,拨打110报警。警察刚到现场,小孩的母亲突然用藏在嘴里的刀片割伤嘴巴,然后把脑袋朝地面猛磕,场面极度混乱起来。

  之后,陈吉军陪同自残女子去医院就医,他被要求对此事负责,并为自残女子支付医疗费用。陈吉军觉得很委屈,他坚称自己在做正义的事情。最终,事情得以解决,陈吉军无需负担医疗费用,但这件事让陈吉军和队员们感到心寒。

  另一方面,队员们的人身安全也缺乏保障。出于自我保护,队员们在行动中都以代号相称,队员之间也不透露真实姓名、家庭住址等隐私信息。陈吉军的代号是“南海”,颇具军人特质。队员们在行动之前会配备必要的防身工具,以应对各种未知的风险。尽管如此,“挂彩”依旧是队员们的家常便饭。

  活动经费也是困扰队员们的一大难题。很少有人资助反扒大队,用陈吉军的话来说,这是一项名利皆无的投资。所有的活动经费,都由队员自行承担,经济压力可想而知。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反扒队员们起初以“侠客”自居,在混沌的偷盗江湖里行侠仗义。可江湖终究险恶,反扒大队到底势单力薄,他们像一群江湖草莽,渴望被职能部门“招安”。可是,出于种种原因,反扒大队一直未能挂靠相关职能部门。

  耐人寻味的是,有市民家中遭窃,去派出所报案,因为金额太小无法立案,民警会建议他去找反扒大队。

  在很多人眼里,反扒大队成为了一个笑话。反扒大队内部也逐渐产生分歧,陆续有人离开,几个月之后,坚持下来的只有十来个人了。

  陈吉军像一个孤独的江湖侠客,辗转流离,疲惫不堪。

  如果反扒大队有一个合法身份,很多问题都能避免。这是反扒队员们的共识。


2013年5月30日参加反扒行动


2018年2月16日,陈吉军参加春运志愿者服务活动
  艰难转型,公益之路起航

  2014年,出于社会规范要求,民间反扒进入真正的低谷。陈吉军意识到,转型是唯一的出路。

  他成立了朝晖青少年安全指导服务中心,并入驻长沙市青年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学习社会组织的运作。在团市委的指导下,陈吉军面向学校、社区、商场开展安全宣传活动,受到了群众好评。

  陈吉军明白,一个社会组织,要想实现长远发展,仅提供公益性质的服务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提高组织的自我造血能力,实现组织活动的项目化运营。

  对陈吉军来说,转型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在组织运作方面,他没有任何经验。陈吉军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他前往北京、深圳、上海等地学习交流,探索团队的转型之道。

  为了争取项目,陈吉军四处奔走,寻求各方支持。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朝晖在2014年11月承接了“中国公益小天使”项目,并与长沙市多家小学达成合作,逐渐发展成涵盖“关爱、健康、安全、文化、环保 ”五个领域的大型儿童公益项目。2015年,朝晖在长沙市青年社会组织公益项目大赛中荣获特等奖,并获得资金支持,知名度进一步提高。之后,陈吉军又承接了著名公益人邓飞的“儿童五防教育”公益项目,服务范围不断拓展。

  如今,朝晖已经发展成一支初具规模的公益团队,为六个社区和九家学校提供服务。在免费的公益服务之外,通过为社区策划活动,以及夏令营、亲子游等有偿服务项目,赚取一定的活动经费,保证机构的正常运转。朝晖正朝着规范化、专业化的方向不断转型,为长沙的公益事业贡献力量。

  不知疲倦的“螺丝钉”

  你很难界定陈吉军的身份,反扒队长?公益人士?好像都对,但似乎都少了点什么,总之,旁人看起来,太模糊了。

  “我就是一个喜欢多管闲事的人”,这是陈吉军的自我评价。听起来,也不是那么明晰。对于有意义的事情,只要自己力所能及,他都愿意去尝试。

  他就像一颗不知疲倦的“螺丝钉”,哪里需要他,他就出现在哪里。2009年至今,他多次参与无偿献血活动,为他人点燃生命之光。工作之余,他也会为困难群众、孤寡老人送上生活用品和慰问金。

  2017年6月,湖南遭遇特大洪灾。陈吉军第一时间赶往受灾最为严重的宁乡地区,参与抢险救灾行动,协助转移受灾群众。同时,陈吉军通过“公益小天使”募集爱心物资,克服种种困难,将物资发放给受灾群众。他任劳任怨,把“螺丝钉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这些年,陈吉军屡获殊荣。“湖南省优秀志愿者先进个人”“雷锋式义工”“长沙市青年岗位能手”……在陈吉军眼里,这些荣誉是对自己工作的一种肯定和鼓励。他喜欢在朋友圈晒自己的公益行程和所获荣誉,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公益、参与公益,他觉得这是一件很正能量的事情,他愿意做公益火种的传播者。

  荣誉越多,担负的责任也就越重大,这更是一种鞭策。他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市民标兵的规范要求自己。陈吉军觉得,公益真正的力量,是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更多的人参与公益,传播正能量,进而构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公益让我看见更好的世界”

  如今,陈吉军就要步入不惑之年。他有了自己的儿女,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对于家人,陈吉军始终心怀愧疚。他是一个优秀的公益人,但他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和父亲。他为无数人送去温暖和希望,唯独没有给到家人足够的陪伴。即便如此,陈吉军从未动摇自己的公益理想,“舍小我,顾大家”,这是陈吉军的真实写照。

  在他的影响下,两个孩子也加入了公益的行列,成为小小志愿者。陈吉军会带着他们参与社会实践,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孩子们从小接触公益,投身公益,在爱的环境下成长,学会爱与被爱,陈吉军觉得很欣慰。在陈吉军的观点里面,从小接触公益,对孩子们认识和理解社会具有很大的帮助,他们能从中区分是非善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从2008年至今,十年弹指一挥间,从反扒侠客到公益斗士,陈吉军觉得自己收获良多。

  陈吉军坦言,反扒期间,每天和犯罪分子打交道,直视社会的阴暗面,让自己感觉有点压抑。有段时间,陈吉军被负面情绪笼罩,个人心态也出现了问题,甚至对社会产生了怀疑和厌恶。

  2014年,投身公益以后,在爱与被爱之间,陈吉军找回了积极向上的自己。在一次次的公益活动当中,他重拾生活中的小美好。他觉得,社会上美好的事物越来越多,正能量也越来越多,自己的心态也不断成熟。在待人处事方面,自己也愈发稳重,能全面看待和分析问题,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

  然而,那份回报社会的赤子之心依旧真诚热烈。陈吉军希望,在公益的道路上,他能一直走下去。

  这就是公益人陈吉军的追梦赤子心。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扫码关注公众号
分享到微信

欢乐迎新年

长沙市政务服务工作“揭榜竞优”现场观摩活动走进世界计算·长沙智谷

长沙望城再启“买房送车”活动,双11送出奔驰汽车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