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 华声社区>社区文化>正文

忆恩师

2018-06-15 19:36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祁婷]
    课间,我站在教学楼走廊上,看着孩子们在操场上各种活蹦乱跳,不由得回忆起了自己的学生时代。整个十五年的学生生活,高中三年最为难忘,高中三年,又以高三留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说起高三,不能不提起我们的数学老师。

    说来惭愧,我高一高二数学成绩一直很糟糕。如果不是高三时,数学成绩有了大幅提升,我是绝不可能以应届生身份考上大学的。应届如果没考上大学,以我家当时的经济条件,我不可能有机会复读。没机会复读,我就不可能考上大学了。幸好,我遇到了我们高三的数学老师。是在他的帮助下,我的数学成绩才有了大幅提升;因为数学成绩有了大幅提升,我才考上了大学。是高三的数学老师改变了我的命运。

    高三的数学老师姓曾,单名一个达字。他那时候五十多岁,矮个,不到一米六身高,黑瘦,戴一副深度近视眼镜,满嘴牙和右手几个指头被烟熏得黑黄黑黄的;而且,他操着一口很难懂的方言。

    曾老师的教学方法很简单。他上课很少说话,而是花大量的时间板书。他的板书,字迹也不见得多么优美,但是排版整齐,让人看着舒服。更重要的,他板书得非常细致,每一道例题的每一个解题步骤,他都一步不落地写下来。每道例题之后,他再附上几个类似却又不同的习题。我们的数学课往往是这样:曾老师在黑板上刷刷刷地板书,我们一班数学基础大多不太好的文科生在座位上刷刷刷地抄板书。

    我一边抄板书,一边就揣摩解题思路。遇有不懂的地方,就暂且放下,留到自习课再仔细钻研,反正连题目连解答过程,都已经详细地写下了,我有的是机会“复盘”,一遍不懂,就再来一遍,还不懂,就再来一遍,有时候,一道题我能反复琢磨个好几遍,直到弄懂为止。

    学习的过程就是这么奇怪。一开始,我一步一步地看例题,由于老师板书细致,每一步之间跳跃不大,因此不太难懂。觉得看懂了以后,就依葫芦画瓢,一步一步地把原题再做一遍,同时领悟为什么得这么做。做好以后,就依次再做后面的习题。第一道习题和例题差别不大,有了做例题的经验,往往也能做出,然后再做下一道习题,如此循环往复,不知不觉之中,脑袋好像就开窍了。到后来,即使见到新题型,也往往不大发怵了。

    曾老师上课话不多,不意味着他不说话。每当我们真正遇到了疑难,百思不得其解时,他就像钻到了我们每个人心里似的。我们还没有开囗,他就能三言两语地点拨一下。他方言囗音很重的普通话有些难懂,但由于他尽量讲得慢,我们也还听得明白。而他点拨的知识点,则正是我们不解的关键之处。经他这么一指点,疑难之处砉然打通,我们往往恍然大悟,豁然开朗。每当这种时候,曾老师的脸上,就在他平常的慈祥之外,又添上了一种神秘的笑容,似欣慰,似轻松,又好像有一点点狡猾的得意。

    就是在这样的反复训练中,我的数学成绩有了极大的提高。高一高二时,我的数学一直徘徊在及格的边沿,虽然我也曾经努力过,但由于基础差,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因此成绩一直上不来,甚至因此影响了我的自信。经过高三一年,到高考时,我的数学考到了一百二十分(满分一百五),虽然并不很好,但也算差强人意了。

    于我,曾老师的这种很简单的教学方法十分奏效,也许你会疑惑:曾老师的这种教法只适合我这种数学基础较差的人吧?对成绩好的同学,这种方法是否意味着效率低下呢?就此,我也曾经问过我一个同班的兄弟,他的各科成绩包括数学一直都很好,当年高考以全县第一名考入南开大学的。他说:“我不觉得这样做效率低。你没注意吗?曾老师搜集的题目题型齐全,且有一定梯度,循序渐进。相对容易的,我看一下能懂的就放过了,而把精力放在那些难题上。我觉得曾老师这样教,很好的。”

    真的应了一句古语了:大巧若拙。看着其貌不扬的曾老师,就是用这样一种看似很简单很原始的方法,充分激发了每个学生的潜能,为国家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有谁知道,为搜集整理选择甚至设计大量的例题、习题,真正揣摩清楚每道题的精髓,并摸清学生的学习情况,曾老师付出了多少心血呢?把他的牙齿和指头熏得黑黄黑黄的烟头,该知道的吧?(作者系邵阳市洞口县岩山镇朝阳小学教师 付小君) 
扫码关注公众号

欢乐迎新年

长沙市政务服务工作“揭榜竞优”现场观摩活动走进世界计算·长沙智谷

长沙望城再启“买房送车”活动,双11送出奔驰汽车大奖!